董雅婷 制圖
酒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
朋友小張原本是一名很優秀的高中英語教師,2009年被招聘為副鄉長。從此生活軌跡發生改變,接待應酬成為每天必須的工作。由於飲酒過度,他時常感到身體不舒服。2011年國慶節后去醫院檢查得知,腸胃出了問題需要手術治療。
住院期間,我曾多次看望。一次,他拉著我的手悔恨交加地說:“沒想到副鄉長就是個酒囊飯袋,陪吃陪喝比工作還累。政府部門官大一級壓死人,為了保証主要領導不喝醉,酒桌上要硬著頭皮搶著喝,替了書記替鄉長,酒一個勁兒地往肚子裡灌,宴席結束還要送人。一天下來筋疲力盡,肚子裡除了酒精沒有別的,實在受不了。”朋友的愛人抹著眼淚說:“等病好了,干脆回學校安安穩穩當老師比啥都強。”看著朋友虛弱的身體,我隨聲附和地說:“以后要少喝酒,保重身體最重要,畢竟酒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山東淄博市 邊增進)
考核驗收變靠“喝”驗收
每年辭舊迎新之際,許多有“名頭”的“考核驗收團”競相到“一線”瀟洒走一回:“年終考核”、“年度考核”、“目標考核”、“政績考核”多如牛毛,“達標驗收”、“工程驗收”、“項目驗收”、“評比驗收”泛濫成災。
“考核驗收團”來時興師動眾,小題大做,而考核驗收時卻往往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僅滿足於看看材料,聽聽匯報。被考核驗收的單位或個人,為了能爭取到所謂的“考核名次”、“先進稱號”、“年終獎項”,則如“接天神”一樣曲意恭維,百般討好。功夫在事外,盛情接待靠“喝”驗收才是實招兒。
名酒款待,小心伺候,千方百計討取“婆婆們”的歡心,生怕哪一點照顧不周得罪了手中攥著“生殺大權”的“考核驗收團”。考核驗收隊伍則“上午基層走一走,中午飯店撮頓酒,下午醉醺醺地走”。一些“考核驗收團”不看基層的工作力度,隻看基層的接待態度﹔不管基層的工作好壞,隻管基層的盛情招待﹔不顧考核驗收的原則標准,隻顧基層招待的各項標准﹔不在乎考核驗收的實效,隻在乎基層送給的紅包……“考核”似乎變成了比吃比喝、大吃大喝、貪圖享受的考“喝”,“驗收”則變成了擺筵設宴喝好酒、推杯換盞干美酒、暗中交易忙敬酒的“宴”收。
一項工作往往需要幾個部門的考核驗收才能“過關”,你方唱罷我登場。基層單位有時一天要接待五六批各路“神仙”,迎來送往,陪吃陪喝,疲於應酬,折騰得暈頭轉向,苦不堪言。(山東濟南市 馬洪利)
一杯酒,十萬塊
前不久,我隨同單位的一位局長去省城一部門跑項目,經過努力,省城領導終於答應批給我們單位一個100萬元的項目。當晚,我們局長在省城一酒店宴請省城部門領導,以示感謝。
不知不覺,幾瓶高檔白酒下肚,每個人都醉意矇?。這時,那位省城部門領導拿著一瓶酒來到我們局長面前,在桌上一連倒了滿滿十杯白酒,硬著舌頭半開玩笑地對我們局長說,“這次這個項目是100萬,現在桌上一共十杯酒。喝多少杯給多少錢,少喝一杯就少給十萬元。”此時,我們局長已經喝到極限了,怎麼能再喝掉這十杯白酒呢?我護主心切,急忙端起一杯酒准備替局長先喝,誰知被省城領導喝止。這位領導又增加了一條“規定”,這十杯酒不准任何人替喝,如果實在喝不了,也不勉強,那就“照章辦事”了,那100萬元的項目隻能與你們無緣了。省城部門領導語氣軟中帶硬,讓人無法抗拒。
十杯酒下肚,局長一頭栽在酒桌上,頓時不省人事,直接被送進了醫院。(河南西峽縣 文 道)
無奈的“陪酒族”
在一次招商引資活動中,單位安排了一桌規格相當高的酒席,領導事先給我們幾個陪酒之人講得很明確,酒席牽涉到2億元投資項目的去留問題,隻要對方高興,項目就可盡快落地。對於我們幾個位低職小的陪酒族來說,單陪吃陪喝已享殊榮,怎能擔當如此重任,無奈之下,隻有再豁出去,權當是為招商引資獻身吧。席間,領導坐在主陪的位置上,我們幾個環繞著他,對面是尊貴的各位公司董事,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涌上心頭,今天又得魚死網破一回了。領導知道自己有后盾,不停地向客人們敬酒,幾位客人仰仗過人的酒量,也沒有反對的意思。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酒場之戰”開始了。
陪酒族最重要的素質就是眼疾手快,隻要發現領導杯中有酒,要在客人不注意時迅速將其“佔為己有”。一杯兩杯下肚之時,我還清醒地告誡自己,這次陪酒非同小可,千萬要把持自己,萬萬不能當眾出丑,即便是喝成胃穿孔,也要死扛著﹔三杯四杯入口之時,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心跳開始加速﹔五杯六杯浸入喉嚨之后,仿佛天地倒置,暈眩不止……一直到八杯,我似乎還聽到領導和客人們爽朗的笑聲,還有酒杯相撞時發出的清脆聲響。
終於,替到了第十杯上,客人要催飯了,領導吩咐下去讓開飯,我長出了口氣,總算結束了。和領導目光交織的剎那間,看見領導露出滿意的笑容,我的心裡也踏實了。
送走客人,領導拍著我的肩膀說:“年輕人好樣的,下次再有重要客人,你是不二人選。”聽了領導的表揚,我竟然不知所措,能說是頻繁應酬鍛煉了我的酒量,還是無可奈何的死扛硬撐?一時間,我百感交集、一片茫然……(河南平頂山市 梁寶輝)
酒量成了求職“敲門磚”
又到大學畢業季。這段時間,我們懷揣夢想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招聘會。前幾天,同學們聚在一起談到找工作的遭遇,不約而同都說到了“酒量”——這個令人“郁悶”的“職務要求”。原來,許多同學應聘公關、外聯等職位時遇到了這樣的招聘公告:要求大學生有一定的酒量,不會喝酒的不要。
“到底是招酒桶呢?還是招人才呢?”我們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酒量”一詞,顯示“找到相關結果約23,700,000個”,前八條是這樣的:“如何提高酒量、怎麼練酒量、提高酒量、怎樣練酒量、增加酒量、怎麼鍛煉酒量”。如此的搜索結果讓人啼笑皆非。看來,酒量真的很重要。(中國人民大學 鄭海鷗)
(責編:鄒雅婷)
232573|||L_16665350|||透視官場“酒文化” 公款吃喝充斥腐敗|||2012年01月10日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