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 對美元升破6.35關口

人民幣升值步伐或將放緩

本報記者 羅 蘭

2011年10月27日09: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人民幣匯率近日連創新高。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0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425元,美元下跌124.00基點,人民幣升破了6.35關口。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3549。有報道分析,此前歐美股市全線上揚,改善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國際匯市美元繼續走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則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行,並創出匯改以來新高。

  美國施壓引起升值預期

  最近人民幣連續升值的原因何在?專家認為有國內國際兩方面因素。

  “最近人民幣匯率連續升值,是央行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形勢作出的政策選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高潔對本報記者說,匯率政策是央行調控宏觀經濟的政策工具,我國的經濟結構不合理,需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升值可以淘汰落后的產能。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升值來抵御通脹壓力。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閆小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無論是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相比,還是與正處金融危機或債務之中的美國或歐洲相比,我國經濟都保持了較快較好的增長,這構成了人民幣升值的經濟基礎因素。

  國際上的因素主要來自美國施壓。閆小娜認為,美國近期再次對人民幣匯率升值施加壓力,這引起的升值預期是我國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的主要原因。從本質上講,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處於金字塔的最頂層,擁有轉嫁本國經常賬戶赤字調整責任的權力,最基本方法就是強迫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

  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也對人民幣升值形成了較大壓力。閆小娜說,我國經常項目順差隨著人民幣匯率升值已經明顯回落,但是與經常項目收支狀況逐漸改善不一致的是,這兩年我國的外匯儲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這除了人口、文化等因素影響外,與我國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支付結算試點的全面開展也有密切關系,主要發達國家近期一直實施低利率政策,使中國面臨較大的套利資本流入壓力。

  會改變單邊升值趨勢

  對於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專家們一致認為還將上升。閆小娜說,從2005年7月到現在,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已升值30.2%。這顯然並不是人民幣升值的終點。從長期來看,在沒有發生其他重大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可能還要再上升一段時期。

  之前,復旦大學已有分析報告預測,第四季度人民幣有效匯率將繼續上升並有可能創匯改后新高。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的可能性會降低,不排除小幅升值。高潔認為,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均衡匯率,況且受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人民幣匯率還面臨貶值的壓力。未來人民幣匯率會改變單邊升值趨勢,雙向浮動才符合匯率變動的市場規律。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還在改革中,浮動匯率制是未來的改革方向。

  野村証券也認為,伴隨通貨膨脹壓力的緩和,人民幣將放緩其升值步伐。

  過快升值危害大

  人民幣過快升值弊大於利。專家指出,人民幣升值將影響到我國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國內就業、物價水平以及金融改革的穩定發展,影響到我國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閆小娜認為,本國匯率的升值不僅調整的是兩個國家貨幣的相對價格,也是本國貿易品部門和非貿易品部門相對價格調整的過程。因此人民幣過快升值,如果本國的貿易品產業沒有及時調整到非貿易品行業,肯定會嚴重打擊本國的貿易品行業。同時,人民幣過快升值,也會對我國的美元資產帶來資產損失。人民幣過快升值帶來匯率的不穩定也會影響我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降低國外進口商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意願。

  高潔指出,升值過快會加大外貿企業匯率因素引發的出口成本,加之懲罰性關稅的實施,會形成雙重壓力,加速出口企業破產倒閉,不利於社會安定。另一方面在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的情況下,引發輸入型通貨膨脹在所難免。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0月27日  第 02 版)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