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正文

【海外版】华人“失陪族”,为谁辛苦为谁忙(图)

2014-05-21 08:25: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失陪族 失陪 父母 刘阿姨 80后

  “失陪族”常对家人这样说话

  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2014马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无数父母和子女都感慨落泪。“父母已老,而今又离家”,这首歌更触动了远离故土的华侨华人最柔软的内心。

  陪伴父母的时间去哪儿了?守候妻子、孩子的时间去哪儿了?只顾忙工作而忽视家人的华人“失陪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家庭的爱与责任。

  陪伴成奢望

  人们曾这样刻画“失陪族”的画像: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休息时间短,周末经常被加班占据;在外面侃侃而谈,在家中沉默寡言;对外人谦卑随和,对亲人声色俱厉……原本最亲近的家人却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刘阿姨的女儿与女婿定居加拿大多年,如今受女儿之邀,刘阿姨来“发挥余热”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女儿女婿整日忙于工作,匆匆忙忙也不苟言笑,刘阿姨从来也不敢多问。每天女儿女婿上班后,整个家就空荡荡的,洗衣、做饭、照看外孙女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寂寞和劳累可想而知。

  在美国的第二代华人梁先生,如今子承父业,一直从事外贸生意。他是生意上应酬高手,推杯换盏于酒桌之间,引吭高歌于歌厅酒吧,但在家庭中却时常缺席,没时间陪孩子去海洋馆,没时间陪妻子购物聊天。整日整夜忙工作而忽略了对家人的精神关怀,错过了许多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

  “失陪”有原因

  “我爱我的家人,我想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这是英国华侨陈先生为自己不得不“失陪”给出的理由。

  的确,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职场竞争成为形成华人“失陪族”的主要原因。而将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幸福感的唯一指标的价值观,也造成了如今的“失陪”现象。

  新生代“80后”华人小王如此归纳失陪现象增多的原因:“工作地点离家太远,早出晚归难见妈妈一面;工作压力太大,需要经常加班才能完成;人情往来太多,天天晚上都有赴不完的约会;等终于有了假期,只想轻轻松松睡个懒觉,陪家人坐下来的时光越来越短。”

  而父母对孩子“失陪”的包容,子女对父辈“失陪”的理解,又加剧了中坚一代的“失陪”现象的加剧。

  别让家人空等

  不论工作压力多大,都不应丢掉对家庭基本的责任感,不能让家人空等,也不该让幸福“失陪”。

  处于事业初创期的旅西华人李先生在谈到家人时总有深深的愧疚:“每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熟睡,桌子上一副残棋,他一直等我陪他玩。早上我在补觉,孩子已经去了学校,有时突然发现,好久没有听到孩子的声音,确实挺对不住他。”

  谈到父母时,华人“失陪族”也深表关心不够:“有时候想给国内的父母打个电话,不巧又来了工作电话,心里想改天再打,但直到父母念叨好久没跟家里联系,才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思念。但有时候却又忙于工作,用‘嗯嗯、好好、知道了’来应付父母。”

  对孩子来说,有父母的陪伴才能更好成长;对老人来说,有子女的陪伴才是最大的安慰。步入中年的“失陪族”,是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他们总是努力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辛苦和忙碌,却忽略了家人们最缺失的,其实正是他们的陪伴。(吴亚博)

(责编:夏丽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失陪,失陪族,父母,空巢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中国第一批空姐什么样(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