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正文

【海外版】琼瑶一怒因于正 “偷龙转凤”能走多远

2014年04月18日08:27|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这一次,琼瑶阿姨怒了!4月上旬开播的古装连续剧《宫锁连城》让她觉得与21年前根据她著作拍摄的电视剧《梅花三弄之梅花烙》情节雷同,一封公开信激起千层浪。

  争议双方都是热门人物:一边是七旬高龄的著名作家,另一边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青年编剧兼出品人。网上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一时间引起网民热闹围观。

  一些网友认为,无论是早年的《梅花烙》还是今天的《宫锁连城》,“偷龙转凤”的人物框架结构古已有之,很难追究版权归属。另一些网友则坦言,电视剧一开播居然就看出了“琼瑶味”,这些年清宫版宫斗剧起起落落,难道就拍不出一点原创的吗?还有一些网友觉得,就算“炒冷饭”,也得“炒出”新亮点,否则观众一样不会买账。

  中国电视剧的总产能在几年前已接近一年2万集,远远超过美国。说实话,这个“世界第一”可不好当。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有接近一半的电视剧“终结”于片库、光碟及网络,根本无缘上星播出。同一年度、同一个地方台,出现两部剧、三部剧故事情节雷同、人物关系撞车、台词“拷贝不走样”的情况屡屡发生。

  上海的一位资深编剧说,当一方发现自己“被抄”时,往往已是另一方“大红大紫”,“坐等广告费进账、按照高收视率拿奖金的时候了。”“如果纠纷双方都是知名公司,再提抗议、再举证,都没用,想想还要在圈内混下去,私下了结的、暗中道歉的,也大有人在。”

  退一步说,编剧和出品人可能各有“难言之隐”。但换一个思路想,电视剧的终端消费者还是老百姓,难道观众就一定要“被动”承受?一定要连篇累牍地收看这些雷同的文化产品?难道就没有办法在收视率以外,制定出电视剧版权争议处理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吗?

  进一步说,如果“琼瑶阿姨们”真的起诉了,法院能不能通过经典案例来摸索出电视剧版权维权的“度量衡”呢?不少人担心,可能顶多又是靠“一元钱赔偿官司”来了结,这无益于电视剧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

  多位资深制作人坦言,“情节雷同”的背后是中国电视剧行业一段时间来“短周期、低成本、高产出”的产业链定式造成的。潜心制作如电影大片般质量的国产剧实在是“凤毛麟角”,也难怪大家都上网去追《来自星星的你》了。

  于正的“粉丝”也很焦虑:早些年看“于妈”的作品,确实新意连连,《国色天香》、《美人心计》、《宫锁心玉》虽然也有港剧、韩剧的影子,但总体上也有创新、可圈可点。不过,近年来所谓的“于正出品”却开始变得“雷点”“槽点”不断,《新笑傲江湖》、《陆贞传奇》虽然收视率冲高、画面细腻、场景精致,但“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

  近年来,我国影视剧创作怪相频出:“抗战神剧”、“谍战怪剧”、“古装穿越剧”、“神话恶搞剧”、“婆媳闹剧”此起彼伏,个别地方频道已经到了剧剧“雷人”、片片惊心的地步。

  观众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如何,那些总想“偷工减料”、“偷龙转凤”的出品方,终归经不起剧迷们雪亮眼光的检验。(许晓青)

(责编:夏丽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梅花烙,琼瑶,于正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曝光

刘汉庭上情绪失控(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