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正文

曾经风光北上 如今意欲回流

【海外版】香港谋划再次擦亮“香港制造”(图)

2014年01月16日08:41|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香港制造”在一般民众眼里,依然有不错的品牌号召力。

  近日在香港连续20年蝉联“全球经济最自由经济体”的新闻之外,另一个声音正在渐渐响亮起来。那就是香港正面对“工业回流”的时代趋势,“香港制造”的品牌依旧坚挺, “Made in HongKong”仍然非常值钱。

  内地劳动力成本急增

  香港立法会纺织及制衣界议员钟国斌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内地市场的优势在于低廉的成本,劳工、工厂成本都比香港低一大截。但时代变迁,今日环境已然不同。人民币持续升值,内地劳动力成本急增,“深圳随便请个人要港币5000元,还未算包食住,只比香港少几千元”。

  另外一个原因,在CEPA的协助下,香港产品可以零关税输往内地,而香港进口欧美材料则是无关税的自由港,相比内地进口外国材料关税要节约20%,一进一出,节省的关税补贴在香港的劳工支出上,已弥补两地劳工成本的差距,但附加的“Made in HongKong”就非常值钱,因此不少行业已进入回流香港“倒计时”。有许多人认为,特区政府理应鼓励工业、制造业重返香港

  “北上”时代已经过去

  香港制造业有悠久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真正的大发展,7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并一直维持蓬勃发展至80年代中期。

  随着70年代末以来香港本地人力、土地成本上涨,欧美国家对香港实施贸易配额以及1979年内地的改革开放对港商的吸引,进入80年代后,香港本地工厂数目已大减,生产线多数已北移。随着生产工序北移,至9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结构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现时在香港,传统工业式微,不少工业用地或工厂大厦已改作住宅或商业用途,或者空置。

  统计数据显示,1979年到1996年内地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里面60%来自香港,在广东省这个比例高达80%。港商制造业在珠三角直接投资多时达40多万家企业。现在,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数据,港商在珠三角的企业只有7万家。随着时代发展,返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工业回流”大势所趋?

  钟国斌近年接触的近百家中小企业有意回流香港,当中不少属高价成衣行业,例如皮草行业等。

  从事纺织业数十年的港商庄成鑫也认为,“工业回流”是大势所趋,但他提醒特区政府不要“好大喜功”,应该多给中小企业发展机会,例如设计成衣、鞋、家具等,给香港人发挥创意“平台”,再通过小型厂房制造产品,打造“香港制造”的高档市场。“不要误导青年人,以为工业一定就是伴随污染和噪音,其实里面可以有好多创意。”庄成鑫说。

  有人算过一笔账,虽然香港地租较贵,但高增值行业所需用地并不多。此外,跃跃欲试的香港制造业界,不断有人出主意,比如可以利用新移民的劳动力,相对低廉一些;将一些正在规划或排队规划的土地,暂时性地出租给有意创业人士做临时买卖场地,让本地工商业市场更加充满活力;特区政府可发展一些中小规模的工厂大厦,为企业提供资助扶持等,以免香港经济继续单一化。(王大可)

(责编:夏丽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香港经济, 香港产品 ,香港制造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