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海外网>>西藏>>西藏故事

幸福高原合家欢:桃花村里“淘”幸福

  2012年10月24日09:23

主题词:

林芝地区林芝县;林芝镇嘎拉村(桃花村);桃花文化旅游节

历史与特色:

嘎拉桃花村,因其左右两边有大山围绕,又有潺潺高山雪水流经此地,故而被当地人称为“桃花谷”或“桃花沟”。桃花沟三面环山,四周林木葱茏,终年碧绿苍翠,间有流水,清澈见底。每年3月中旬至4月初,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始铺满山坡,绵延至河谷。沟内桃树处处,林间鸟雀欢唱,既僻静又红火,一眼就能看到尼洋河两岸的山坡上满山遍野盛开着的各色桃花。桃林与青稞麦田交相辉映,映衬着藏民族村落,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和迷人的景观,桃花村便成为尼洋河畔赏桃花的最佳地点。

自2002年以来,林芝地区、林芝县赋予桃花以文化内涵,共成功举办了十届西藏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桃花节是林芝一年一度的旅游盛事,对推动林芝县乃至林芝地区旅游业大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2年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十年庆典成功举办,林芝嘎拉桃花在搜狐网评出的“2012年全国春季赏花游十大目的地”中排名第二(第一位为江西婺源油菜花);在由中国人类民族研究会、国际节庆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2012“中国优秀民族节庆”颁奖盛典上,林芝被中国民族节庆委员会评为“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城区)奖”。

每年4月,林芝县嘎拉村便会特别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于此,欣赏着春天的“使者”——桃花所带来的盎然春意。也正因为这桃花,嘎拉村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桃花村。

说起这桃花,村里的老辈人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沿着进藏的路线一路播撒桃树种子。路过嘎拉村时,因为这里土地格外肥沃,风景甚美,不由得多撒了一些,这些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便形成了现在声名远播的桃花村。

次央一家便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的桃花村里。紧靠着318国道,有一座气派的藏式小楼。推开门,干净整洁的小院里,一群鸡正在悠闲地啄食散步,看见来人连忙躲在一边。屋里走出一个年轻姑娘,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她就是次央。

次央今年31岁,如果她自己不说,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听老一辈说,过去只是靠山吃山,几家人一起上山砍几棵树,就足够几家人一年的生计。后来为了保护生态,防止泥石流发生,政府开始禁止砍伐树木,我们就只能靠家里的几亩田地过日子了。”

次央说,就在这时候,林芝县开始创办桃花文化旅游节,村“两委”班子嗅到靠旅游致富的味道,便挨家挨户做工作,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利用每年的桃花节,开办和旅游相关的连带项目。但是,头一回听说可以靠旅游致富的次央一头雾水,说什么也不敢尝试。

桃花节第一届、第二届过去了,来村里欣赏桃花的旅游者一年比一年多。随着旅游者的增多,许多游客开始不满足于千里迢迢只是来这里拍拍照,聪明能干的次央也渐渐嗅出了这“吃旅游饭”的商机:“他们想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工布藏族的人文风情。”于是能歌善舞的次央加入到村里组织的文艺演出队;她的弟弟尼玛给家中驯养的8匹马儿穿上“新衣”;父亲次仁则做起了家庭餐馆……一场风风火火的“旅游致富战役”在村里打响了。

每年桃花节期间,游客们不再只仅仅欣赏美景那样单一,现在不仅可以边吃工布特色藏餐边看工布服装秀、听工布民歌《金钥匙》,骑着马儿在粉色花海中尽情畅游也成了现实。

次央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但是勤奋刻苦的她在文艺队里学会了许多具有藏族风情的民歌、民间舞蹈。说着说着她便信手拈来唱起了《卓玛》,美丽的歌声在这座幸福的藏家小院里回荡,唱出了她心里对幸福生活的满足。

次央还有一门让村里人都竖大拇指的好手艺——织氆氇。原本只是作为兴趣而学习的织氆氇,现在也成了次央的致富“好帮手”。“桃花节带来了很多内地的游客,他们对氆氇非常感兴趣。我每年织的氆氇,都会有许多游客当作纪念品买回家送给亲朋好友,有很多游客甚至会再联系我们,要求我们再给他们寄氆氇过去。”次央得意地展示着她刚刚织成的氆氇。

“一年下来,我们光依靠旅游就有好几万元的收入,桃花节功不可没啊,这也多亏了党的富民好政策。”说到因桃花节旅游而日渐富裕起来的生活,次央脸上的笑容透射出心底的幸福。

逐渐富裕起来的生活,让次央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可是次央的心底还是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没上过多少学。“现在不管做什么都要靠知识,我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也因为没文化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的儿女能够好好学习,今后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心愿。”说到儿女,次央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我长大后要当一名语文老师,用学到的知识教会更多的小朋友。”次央11岁的女儿次仁央宗刚说完,15岁的儿子平措又抢着说:“我要做一名帅气的空军,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蓝天上!”

看着孩子们童真的笑脸,听着他们的梦想,就如看到四月里的桃花一样灿烂。看来桃花村里盛开的不仅是烂漫的桃花,还有那令人如痴如醉的“幸福之花”。

(责编:刘玮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