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电(张允辉 杜辉 张强 陈海燕)今年72岁的关培杰,是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塬畔村的一名老党员。近段时间以来,他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绕着村子散步。散步时,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检查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村子哪里公共设施破坏了,哪一块堆放有垃圾,他都一一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随后向村党支部汇报。
据了解,王益区塬畔村共有60岁以上老党员8名,今年5月26日,村党支部组织这些老党员成立了“夕阳红”党小组,根据老党员能力特长等实际,设置了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村务监督、矛盾调处、党员培养等岗位,采取党员个人认岗的形式,为老党员发挥余热提供舞台。“‘夕阳红党小组’的作用不容小觑。”塬畔村党支部书记闫东玉说,自组建“夕阳红党小组”以来,8名老党员平日里,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走访农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已给村上发展提出了5条建议,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起,培养积极分子5名。闫东玉说,这些老党员既热心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且分布在全村的各个角落。村干部看不到的事情,他们容易看到;村干部难以听到的声音,他们容易听到。“夕阳红”党小组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村庄事务网格化管理的形成。
王家河街道赵家塬村是有着1000多人口的大村,该村现有党员35名,其中60岁以上的党员13名,占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多。“这些老党员基本上不发挥作用了,支部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他们基本上都不参加。”村党支部书记王团结说,自组建“夕阳红党小组”以来,老党员发挥作用有了新平台,他们的积极性很高,给村上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帮助村党支部解决了好多棘手问题。前段时间,针对王家河工业园区建设征地赔偿引发的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问题,村上的老党员积极协调园区和广大农民群众,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村级党组织中组建“夕阳红党小组”,是王益区在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针对全区农村60岁以上党员所占比重较大、作用发挥功能基本退化等问题,破解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难题采取的一项措施。在组建之初,该区对全区农村60岁以上老党员曾经任职、能力特长、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反复讨论,给“夕阳红党小组”确定了向村两委会反映社区民意、监督村两委会工作、协助村两委会化解矛盾纠纷、培养发展农村青年党员“四大职责”,并根据老党员自身情况和农村发展实际,设置了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村务监督、参政议政、矛盾调处、党员培养等适合老党员发挥作用的岗位,由老党员自行认岗。
为规范“夕阳红党小组”运行,促进老党员作用的发挥,对认领岗位的老党员,王益区通过“一证(颁发上岗证)、一书(签订设岗定责承诺书)、一公开(公开党员姓名等基本情况和具体岗位、任务目标、承诺等内容)的方式,亮明老党员的身份,为老党员发挥作用增添压力、激活力。同时,建立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村党支部“三位一体”管理考评机制,各乡镇(街道)党委每月对“夕阳红党小组”工作进行点评,设置评比台,按照先进、一般、差三个格次,采取插红旗的方式公示各村“夕阳红党小组”工作评比结果;各村党支部每月对老党员工作进行点评,设置评比栏,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格次,采取评星的方式公示老党员工作评比结果;区委组织部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对“夕阳红党小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情况,特别是对基层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进行大力宣传,以此促进“夕阳红党小组”作用发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区39个“夕阳红党小组”为农村建设建言献策134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问题43件,对口培养农村青年党员31人。
“虽然‘夕阳红党小组’的党员们做的都是一些看似细小的事情,但小事情做好之后就有大作用,为破解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难题搭建了平台。”王益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满收说,组建“夕阳红党小组”,开展老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把广大无职老党员推向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广大老党员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农村发展的参谋员、村两委干部履职的监督员、调和干群矛盾的调解员、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服务员、培养农村后续接班人的帮带员。基层干部有了这个好帮手,构筑了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