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季承诉北大要求返还季羡林文物 一个月未立案

2012年07月19日15:00    来源:《济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曾经引起较大反响的季羡林遗产纠纷终于有了进展,这个进展不是季羡林遗产归属有了定论,而是进入了司法程序阶段。记者今天电话采访季羡林的儿子季承时得知,6月14日,季承委托他的私人律师、北京民正律师事务所律师卞宜民正式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北京大学,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原物返还2009年1月13日被告清点保管季羡林文物、字画577件”。但令人意外的是,起诉书递交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法院还没有立案,这令季承和其律师感到非常困扰。

记者今天采访季承时,他的话语中显得有点无奈。他说,6月14日,北京民正律师事务所律师卞宜民正式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北京大学,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原物返还2009年1月13日被告清点保管季羡林文物、字画577件”。但直到今天,他和律师都没有得到法院立案与否的答复,只说还在研究,但没有说明要研究多长时间,什么时间能给答复。“我感觉不太正常。”季承说。

记者又电话采访了律师卞宜民,他告诉记者,为了保存证据,他是在6月14日通过邮寄方式向法院寄送的起诉书,法院也表示已收到了起诉书,但并没有按程序立案。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但现在已经过去1个多月了,法院还没有任何答复。”

为此,卞宜民曾于7月10日上午到北京一中院进行了咨询,法院方面的答复是要“进行合议”,但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并没有说明。

对于此次遭遇的“不立案”,季承和卞宜民都表示无奈,他们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既不知道法院方面的意思,也不了解北大方面现在到底是否收到了相关的告知。他们现在只能等待。(记者 赵晓林)

(责任编辑:墨言)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