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三位中国科学家获“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07月16日16:15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2012年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颁奖典礼
2012年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颁奖典礼

海外网上海7月16日电 (李德金)全球最大的油漆和涂料企业、专业化学品的主要生产商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日前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颁奖典礼。北京大学刘忠范教授凭借可控纳米结构形成方面的突出贡献、清华大学帅志刚教授以在分子光电材料相关理论开发方面的卓著成绩、厦门大学谢素原教授以在富勒烯的合成和形成机理方面的斐然成绩而获得此次大奖。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宣布将继续推进其在中国的创新及科学发展。

“阿克苏诺贝尔科学奖”设立于1970年,该奖项最初名为“阿克苏大奖”,颁发给个人,以表彰其在跨学科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最初该奖项只在荷兰颁发,自1999年开始,该奖项的颁奖典礼轮流在瑞典和荷兰两地举行。2010年,该奖项首次延伸至中国,定名为: “中国化学会 — 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嗣后, 2012年又在英国设立。这一奖项还将于2013年延伸至北美,与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联合设立。该奖项分别在荷兰、瑞典和中国设有独立评审团。评审团由荷兰皇家科学及人文学会(the Royal Holland Societ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IVA))、中国化学会(Chinese  Chemical Society)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的专家组成。

阿克苏诺贝尔首席执行官唐博纳先生(Ton Büchner)在颁奖典礼上说:“开放式创新对于阿克苏诺贝尔的全球研发项目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不断取得新突破、开发新技术的关键。”

唐博纳表示:“几个世纪以来,阿克苏诺贝尔一直都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并积极倡导科学进步。我们相信,只有努力提升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今日提交明日答案’的价值承诺。开放式创新对于我们至关重要,贯穿于我们工作始终,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正是这种开创精神和创新文化的完美体现。” 本次典礼期间还举行了2012阿克苏诺贝尔中国“今日提交明日答案”化学创新大赛的决赛。此次大赛旨在提高中国青年科研人员对化学与材料科学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方面重要性的关注度,大赛共收到了来自中国60所高校的128份参赛方案。23位决赛选手在活动中展示了他们的化学创想和海报作品。经过作为评审团的三位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教授的评定,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刘宝、 王启光 、 黄培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朱义峰、孔晓最终胜出。同时,所有23位决赛选手都已受邀参加2012阿克苏诺贝尔暑期商业训练营。阿克苏诺贝尔负责创新及研发的管理委员会成员爱格慕博士博士(Graeme Armstrong)表示:“年轻一代胸怀大志、意气风发,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十分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令创新精神延续下去。”

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现有7,400名员工,2011年销售额为近14亿欧元。其中大部分的收入来自本地市场。该公司力争到2015年中国区销售额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