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墓前三叩首 两岸文化界人士雨中祭孔

2012年07月06日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中新社曲阜7月5日电 题:墓前三叩首 两岸文化界人士雨中祭孔
 
中新社记者 郑巧
 
5日,山东曲阜孔林,雨。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孔子墓前下跪,毕恭毕敬地三叩首。
 
他们是台湾德简书院主持人王镇华和夫人林怡玎,与近130位两岸文化界人士一起,共同祭拜孔子。这是参观完孔庙、孔府后,“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嘉宾们的一项重要活动。
 
顾不上膝盖上沾的泥水,两位老人继续对孔林里埋葬的孔子后裔致敬,“我们第一次来,很激动,也很感动,鞠躬已经不能表达我的心情”,王镇华的声音有点哽咽。
 
1989年,为向公众推广四书五经,王镇华成立了德简书院,“希望借儒家思想冲淡资本主义的物欲。”
 
坚持推广读经二十多年,王镇华承认“应者寥寥”,“网络时代年轻人更不爱看古籍,但我更觉使命重大,希望两岸携手弘扬儒家思想,让中国人重新为中华文化感到光荣。”
 
“于皇至圣,诞生阙里;时惟鲁襄,尼丘现异。年十有七,知书达理……”曾子后代、台湾知名戏曲研究学者曾永义一身黑服,在孔子墓前宣读亲自写的祭文。
 
曾永义是孔子77代嫡长孙孔德成(即孔达生)的学生。在他眼中,执教53年的孔达生老师,待人和蔼,居家简朴,平时搭公车上下学,但对学生却很慷慨,“常留学生在家吃饭”。
 
孔达生1920年出生于山东曲阜,1949年迁往台湾,2008年仙逝,未回过大陆。
 
而孔达生的嫡长孙孔垂长,即孔子第79代嫡长孙,2010年首次踏上山东故土,此后多次到大陆参访。
 
15年前就曾到过孔林,曾永义也亲眼看到了孔子思想在大陆重新被重视,“现在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这种做法是对的,中国人要以文化做根本,抛开文化无法立足世界。”
 
孔子第74代后人、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北京分会副会长孔繁灼作为代表之一敬献花圈。曾两度赴台参访,他对台湾民众的儒雅印象深刻,“孩子从小接触比较多的儒家文化教育,这点值得大陆学习、推广。以儒家思想为交流纽带,两岸民众更能‘心连心’。”
 
(责编: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