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4月15日08:42|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日本偷襲珍珠港
資料圖片
日本偷襲珍珠港
資料圖片
在奧巴馬4月下旬訪日前,安倍政府還有足夠的時間做足准備工作,包括敲定奧巴馬在日是留一晚還是兩晚這樣細節的問題。因為隻有細致到家,才有可能在修改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方面獲取明確的支持。
安倍的周密部署
在奧巴馬到訪之前,安倍的策略是:先在日本國內把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輿論造足了。
執政的自民黨12日在東京郊外的宇都宮市舉行了一次與黨員和支持者的對話會,宣傳修改憲法的重要性,以便在全國形成修憲輿論,並計劃用兩年的時間在全國進行100場對話會,營造修憲的氛圍。
與此同時,大阪府茨木市市長木本保平12日在一次集會上否認有慰安婦問題存在,並稱美國加州豎立的慰安婦塑像碑上刻有“20萬女性作為性奴隸被強制充當慰安婦”的記述,是“河野談話”惹的禍,呼吁否定河野談話。
而總務大臣新藤義義孝則是“行動派”,在離“春季大祭”尚有一個多星期之際,就迫不及待地趕早參拜靖國神社。分析稱,這可能是怕與奧巴馬訪日之期吻合,屆時引發“外交上的麻煩”。但上次新藤參拜就是在媒體炒作安倍會不會參拜的關鍵時期,莫非這次也是巧合?
對於美國高官的公關也必不可少。日本自民黨前眾議院外務委員長河井克行等與美共和黨議員麥凱恩會談時,獲得了其對安倍變更憲法解釋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強烈支持。
美國的兩個想法
自二戰爆發以來,美國的戰略就一直與亞洲結合在一起,它在戰爭中的巨大犧牲和長期在亞洲的軍事姿態都証明了這一點。60多年來,美國對日本的安全承諾,一直讓東京“免費搭乘”美國在東亞軍力的“順風車”。
但日本並不這麼想。擺脫戰后秩序,成為正常國家,是日本老一輩政客如岸信介的夙願,只是在美國實力如日中天之際,這還只是一個奢望。
而如今不同,在日本國內,對美國實力下降、中國實力上升的擔憂正在甚囂塵上。安倍因時就勢,以為這是個機會,修改憲法解釋,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修改教科書……一切圍繞修憲多頭並舉。
美國目前有兩個選項。一種是不支持日本,那麼日本對美日同盟的信心就會重挫。日本屆時就要自己選擇:是重整裝備對抗中國,還是俯首稱臣。日本如此,美國其他盟友也會重新考慮他們的選項。
另一種是無條件支持日本,但這會讓美國陷入一場潛在戰爭。鑒於美國目前的實力,可能無法控制這場戰爭。
當這兩個選項都很糟糕時,奧巴馬政府官員很難闡明政策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就是為什麼華盛頓發出的信號一直模棱兩可、奧巴馬一直保持沉默的原因。
別忘歷史的教訓
但目前從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的發言來看,美國似乎在進行一種冒險:讓日本擴充軍力。4月1日,日本通過了“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了之前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放寬了武器出口限制。這一舉動,是安倍擺脫日本戰敗國枷鎖的一步新棋。
很多美國官員表示支持,因為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內,日本軍力的提高,不隻能“自衛”,更能“拱衛”美國。
讀下歷史就知道了。鬆綁日本軍力,尤其是一個不知悔改的國家的軍力,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想法。最近10年來,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痛失6750多名軍人,但和美國近一百年來在亞洲蒙受的損失相比,這不算什麼。
日本1941年12月7日突襲珍珠港,導致3000多名美國軍人死亡,這幾乎就是2001年基地組織攻擊美國本土的預演。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對日本發動的群島之戰也是一系列的血腥戰斗。1943年登陸塔瓦拉,50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損失了1500人。1945年6月的沖繩戰役中,陸軍損失了7374人……
如果“鬆綁”日本,那麼有可能歷史還會重演。因為美國最精銳的海軍力量是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是珍珠港,就像1941年日本發動突然襲擊時一樣。
諷刺的是,對於日本的舉動,美國駐沖繩最高司令表示支持,誓言幫日本奪島,而日本民眾則在抗議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一家庭主婦還提議,將日本憲法第九條(即“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申請諾貝爾和平獎。(本報記者 楊子岩)
(責編:夏麗娟)
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