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4月01日08:31|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3月的最后一天,學生們佔領台灣議事機構已經14天,“立院”在嘈雜聲中恢復議事,民進黨籍“立委”陳其邁拿著一杯水迎頭潑向主席台上正在發言的國民黨籍“立委”張慶忠。31日出版的《聯合報》社論指出:如果“立院”恢復召開委員會,而朝野“立委”卻依舊在那裡推擠、杯葛、議而不決,那樣的話,開不開議其實沒有多少差別。
不幸被媒體言中!
這場反服貿的起因,表面看是因為3月17日主持會議的國民黨籍“立委”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布服貿通過,其實源於去年6月服貿協議簽署后根本無法在“立院”審核,民進黨靠癱瘓議事的招術,讓每次會議和表決都無法進行,一直拖到今日。
反服貿的人群刻意回避政黨色彩,希望以學生運動的樣貌獲得天然正義,但是,蔡英文不得不回應媒體關於學運領袖都是“蔡家軍”的報道:2012年競選時,確實有些年輕人幫助過我。
蘇貞昌的表現更加露骨,他居然在反服貿的人群中,舉起民進黨籍參選人林佳龍的手,高喊“凍蒜(當選)”!民進黨內另一員大將李應元更威脅道:“如果有流血,唯馬英九和國民黨是問。”
到底是反服貿,還是斗臭自己的政治對手、為年底的選舉造勢?事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台灣《中國時報》一篇評論認為,反服貿是一個假議題,實質上是反馬恐中,馬英九再度被反對黨塑造成“賣台”的形象,而過去幾年台灣貧富差距、失業、經濟疲弱等造成的民怨也借著這場社會運動宣泄出來。
眼下,對於號稱學運的反服貿運動,馬英九團隊是豆腐掉到灰堆裡——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民進黨仿佛穩賺不賠,打得對手沒有招架之力。但是從長遠看,民進黨真能坐收漁利?民進黨和國民黨的選舉拉鋸成敗在於中間選民,中間選民雖然不愛表態,但卻是平和理性的一群,他們看得穿激情表演,討厭政治動員,不屑於政客的奸巧。不少人2012年投票給蔡英文,因為他們認為蔡超脫於民進黨打打殺殺的個性,顯得清新、專業、理性。蔡英文是台灣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成員,她深知台灣對外簽訂貿易協議的重要性,但她在這場服貿之戰中從不談經濟,隻攻擊政治對手,而且與活動的組織者脫不了干系,充分顯露了政客性格,中間選民看在眼裡又作何感想?
當人們厭倦了街頭激情、秩序混亂,蘇貞昌、呂秀蓮等一干民進黨人推波助瀾、見獵心喜的表現又如何讓中間選民放心?
民進黨籍“立委”蕭美琴在個人網站上發表英文文章為反服貿搖旗,聲稱“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但美國在台協會理事卜道維公開評論:“我們不會視民進黨阻撓策略為具有正當性的民主行動”,他說,在美國,妨礙議事的舉動不會被允許,民進黨主要考慮的是今年的選戰。
31日,有民間團體號召舉行挺服貿運動,民調公布台灣經濟學專家教授九成贊成服貿,13位大學經濟系主任有12人支持服貿,台灣六大工商團體也公開表態,呼吁通過服貿。當反服貿活動的組織者林飛帆喊出“馬英九要聽人民指揮”的時候,有媒體質疑:誰是人民?就算有50萬人,是否能代表人民?
反服貿運動的確讓馬英九團隊左右為難、焦頭爛額,但如果民進黨因此樂過了頭,也會背上不負責任、撕裂社會的包袱。出來混,賬總是要還的。(邰文欣)
(責編:夏麗娟)
蔡家軍,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