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12日08:19|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發動機是一國裝備制造業和國防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和國防現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國發動機發展現狀日益受到外界關注。 |
發動機是一國裝備制造業和國防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和國防現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國發動機發展現狀日益受到外界關注。由於沖壓發動機是空天飛機和遠程導彈等飛行器的“心臟”,其發展更是關注的重中之重。那麼,中國沖壓發動機技術目前發展水平到底如何呢?
“中國立足於自主研發,沖壓發動機技術保持了與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同步。”近日,在京舉辦“紀念沖壓發動機問世百年”技術交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用這樣“模糊”的措辭來回答本報記者的提問。
白手起家開展技術創業
中國沖壓發動機事業在錢學森的倡導下,於1957年組建了沖壓發動機研究室,即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的前身,開始了大量開創性的研究工作。
“剛剛來到單位,梁守槃教授在談話中提到中國發展沖壓發動機的意圖,布置我們從試驗設備入手開始研究,並告訴我們,搞沖壓發動機是國防需要,是“爭氣”機,要為中國人民爭氣。可當時這一技術在國內還是空白,誰也沒見過,更沒學過。幾天后在他的辦公室,梁教授在一張紙上簡單地畫了一個原理圖,這才讓我們恍然大悟,也正是這張簡圖開啟了中國沖壓發動機研制之路。”這段往事,一直深深刻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沖壓發動機事業的主要開創者之一劉興洲的記憶裡。
雖然后來到蘇聯留學學的是沖壓發動機,但是由於保密,直到他畢業回國,也沒看到沖壓發動機的真實面目。“誰也不會把最先進的東西給我們,創新不能靠別人。”劉興洲與大家一起做了大量開創性的研究工作,他主持翻譯的《沖壓發動機與火箭發動機原理》,成為當時中國沖壓發動機研制的重要參考資料。
經過老一輩創業者的不懈努力,於1960年,中國實現了第一台沖壓發動機的成功點火﹔1969年,中國首型沖壓發動機取得飛行試驗成功,使中國成功跨入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沖壓發動機技術的國家行列。
百年探索掀起研制熱潮
沖壓空氣噴氣發動機,簡稱沖壓發動機,是一種適合在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上使用的吸氣式發動機,主要由進氣道、燃燒室和尾噴管構成。其工作原理是,高速迎面氣流在進氣道中減速增壓,再進入燃燒室與燃料混合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燃氣經尾噴管膨脹加速后排出,從而產生推力。它具有結構簡單、超聲速飛行時經濟性好、推重比大等特點。
1913年,法國工程師雷內·勞倫首次提出了沖壓發動機的概念。直到1935年,法國工程師雷內·萊杜克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沖壓發動機地面點火試驗,証明了沖壓發動機,作為推進裝置的可行性,德、英、美、前蘇聯等國都積極開展了相關理論和試驗研究。40年代后期,美國“大黃蜂”計劃、法國"Leduc-010"飛機等項目先后成功開展了沖壓發動機飛行試驗。
20世紀50年代,沖壓發動機開始進入工程應用階段。典型代表有美國“波馬克-B”地對空導彈、“黃銅騎士”艦空導彈、英國“警犬”地空導彈、“海標槍”艦空導彈、前蘇聯"SA-4"地空導彈等,這些導彈均採用液體沖壓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工作馬赫數在2.0至3.0之間。20世紀60年代,美國"D-21"高空高速無人機採用沖壓發動機,飛行馬赫數達到3.2以上,高度24千米。與此同時,美國開始進行超燃沖壓發動機概念方案和部件試驗等探索性研究。
順應趨勢瞄准極速遠程
在中國追趕其他先進國家技術的同時,以高超聲速導彈、空天飛機等為應用背景,高超聲速沖壓發動機成為研究熱點,各世界強國競相開展了超燃沖壓發動機研究工作。包括美國"NASP"、"Hyper-X"、"HyTech"、"HyFly"計劃,英國"HOTOL"計劃,德國“桑格爾”計劃,俄羅斯“針”計劃、“冷”計劃、法國"PREPHA"計劃、日本Hope計劃等。
專家們在交流會上提出,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未來超聲速飛行器將向大空域、遠射程、大機動、更快速巡航飛行以及可重復使用的方向發展。為適應這些需求,新一代高性能亞燃沖壓發動機將進一步提高工作馬赫數、擴大空域、增加工作時間、實現可重復使用。
國際上,一系列高超聲速飛行驗証了超燃沖壓發動機的技術可行性,超燃沖壓發動機必將引領21世紀推進技術的重大革新。屆時,高超聲速飛機將有望在一小時內抵達全球任何地點,全球時敏打擊及高超聲速運輸將成為現實。(本報記者 尹曉宇)
(責編:夏麗娟)
超燃沖壓發動機,大空域, 艦空導彈,導彈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