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1日13:28來源:中國環境報第2版字號:
摘要:遼寧省鐵嶺縣科學規劃,加大投入,上下聯動,分步實施,在生態村鎮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有益經驗。 |
遼寧省鐵嶺縣科學規劃,加大投入,上下聯動,分步實施,在生態村鎮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有益經驗。
◆遼寧省鐵嶺縣環境保護局 周宏
按照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遼寧省鐵嶺縣科學規劃,加大投入,上下聯動,分步實施,全面加強生態村鎮建設,大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全面發展。
生態村鎮建設的形勢與現狀
鐵嶺縣是遼北農業大縣,林業資源豐富,凡河自東向西穿流而過入遼河,自然環境基礎良好。近年來,鐵嶺縣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縣委、縣政府從凡河源頭開始規劃,全力打造鐵嶺縣凡河生態文化旅游谷,使其成為集歷史、觀光、民俗文化、生態環境於一體的生態文化產業帶,帶動沿途5個鄉鎮100余個村走上生態建設和發展的軌道。今年以來,全縣全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力改善生態環境,已編制完成《鐵嶺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暨建設美麗鄉村總體規劃》,共清理生產生活垃圾12.5萬立方米,糞堆5500立方米,投入資金1000萬元,農村路邊、河邊、村邊可視范圍內已無垃圾,15個鄉鎮都成立了環境衛生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和設備,每個村建立一個標准化垃圾池,全縣正在籌建兩個大型標准化垃圾處理廠。鐵嶺縣環保局還深入村屯編寫了環境保護三字歌。目前,鐵嶺縣共有1個省級生態鎮,兩個市級生態鎮。根據規劃,到2015年,鐵嶺縣216個行政村中80%的村屯將達到市級生態村的標准。
雖然全縣在生態村鎮建設中取得一定成效,但與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及農村面臨的生態環境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人們對生態村鎮建設的意識尚需提高。二是創建文明生態村鎮的資金投入相對不足。三是生態村鎮建設的管理考評機制需要加強。
生態村鎮建設思路與舉措
建設生態村鎮意義重大,內涵豐富,工作繁雜,涉及面廣,需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加強投入,管理到位,設施完善,促進生態村鎮建設走上科學、健康發展的軌道。
認真實施鐵嶺縣2011~2020年生態縣建設總體規劃,嚴格按規劃開展生態保護工作,建設更多的生態村鎮以推動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軌道。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基層群眾創建生態村鎮的意識。進一步加強群眾對創建生態村鎮的認識,有關部門努力做到把開展生態村鎮創建活動的目的意義講清楚,把創建內容、途徑、方法講清楚,把農民群眾創建活動中的責任和義務講清楚,把各級各部門的幫建政策講清楚,引導農村廣大群眾逐漸養成講文明、講科學、改陋習、樹新風的良好習慣。
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籌措資金。增加生態村鎮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多渠道的創建生態村鎮的投資機制。堅持以國家、集體和個人投資相結合的原則,大力爭取國家扶持資金、林業建設資金、生態建設資金等多方面資金的投入。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完善督察制度。全面落實生態村鎮建設責任,建立健全生態村鎮督察制度,定期督察,表彰先進,鞭策后進,實行責任追究,並將生態村鎮創建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體系。
發展農村生態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鄉鎮政府應把生態村鎮建設與發展生態農業、改善生態環境緊密的結合起來,推廣先進典型,引導全縣農民充分利用自然優勢,發展生態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發展進程。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鄉村空間結構,創造良好的農村發展環境,徹底整治“臟、亂、差”現象。全面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完成農村人口聚集區域的污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配套設施,形成以“戶分揀、村收集、鎮轉運、縣集中處理”模式為核心的農村垃圾收集處置體系。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hww@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