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印度之“象”向西還是向東?(圖)

2013年05月23日08: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楊子岩    字號:
摘要:“大象”是印度的隱喻。妄圖揣測或試圖拉攏大象行進的方向都是徒勞的,因為作為一個生靈,“大象”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在兩者之間,印度可能會採取更加務實的態度。

  “大象”是印度的隱喻。妄圖揣測或試圖拉攏大象行進的方向都是徒勞的,因為作為一個生靈,“大象”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在兩者之間,印度可能會採取更加務實的態度。

  西方的意願

  在美國的未來棋局中,印度是一枚至關重要的棋子。

  在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戰略上,印度確實在華盛頓的戰略地圖上。美國在2012年的新國防戰略規劃中,特別畫出了一道“從西太平洋和東亞延伸到印度洋和南亞地區的弧線”。在2011年的一次演講中,時任國務卿希拉裡將亞太定義為“從印度次大陸到美洲西海岩的區域”。

  同樣有說服力的是,在那個戰略規劃中,美國顯示出有意與印度建立長期“戰略伙伴關系”,而且希望印度能成為一個“地區經濟基礎和大印度洋區域的安全提供者”。如果注意到該報告中沒有提及美國在亞洲的其他伙伴,就知道,美國不是在開玩笑。

  希拉裡曾寫道:“美國正在把戰略賭注壓在印度的未來上。”

  《經濟學家》的專欄作者對印度採取了“激將法”:印度依然無法成為國際秩序的穩定器和支撐力量,而且還差得很遠,因為這個國家缺乏追求積極安全政策的文化。盡管軍費預算增速很快,但印度政治家對大戰略沒有一點興趣。

  日本同樣需要借重印度。前一段時間不斷的“眉目傳情”說明了這一點。

  5月初,日本內閣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訪問印度,並同印度總理會晤,就日印經貿和核電技術合作進行交流。但若理解此舉僅僅是經貿交流未免太過簡單。日本海上自衛隊與印度海軍在去年6月進行了首次聯合演習。

  日本《讀賣新聞》文章評論說,“鑒於歷史的經驗教訓,日本在考慮與海洋國家合作時,應當超越日美同盟的界限,同擁有相同政治觀和政治體制的亞太地區其他國家進行聯合,其首選的國家就是印度。”

  其中之義,不言自明。

  印度的想法

  印度並不是一個任人擺布的棋子。

  美印雖然有相同的民主價值觀,但印度人很清楚,美國人希望的是自己被當作一種適當工具來遏制中國軟實力在全球的影響。

  同樣的,日本的想法也不過是想利用印度與鄰國邊境的沖突及其他矛盾來尋找對抗中國的同盟。

  西方一直暗示印度,印度應該需要更嚴肅的戰略,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並放棄舊時的不結盟政策,履行大國義務。

  但印度並不想把自己降格為其他國家代理人的角色。從歷史上看,印度一直主張建立一個多極世界。從這種意義上說,印度還試圖抗衡美國的霸權。因此,印度不會允許自己在美中之間的冷戰中充當一枚小卒子。印度模棱兩可的態度反映了華盛頓和新德裡在中國挑戰的性質和重點上的不同看法。

  印度的關注點是經濟。美國經濟學家魯比尼稱,印度經濟要充分發揮潛力,需要突破產業結構失衡、對外投資不夠友好、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未來,印度實現其大國夢想的關鍵在於其如何通過改革尋求突破。改革圖新,或將使印度再次崛起,再創“南亞奇跡”。

  印度也並不想結盟。 8位印度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和外交學者最近發表報告“不結盟運動2.0”,報告中宣稱“自印度建國以來,取得戰略上的自主地位一直是印度外交政策上的決定性價值和目標”。

  務實的態度

  美國人雖然喜歡印度人專注於優先發展經濟。但還是希望這個朋友在外交上發揮作用。有分析認為,盡管英國人已經離開了60多年,但它依然堅持后獨立時代半和平、不結盟政策,是迂腐之舉。

  但這也正是印度的聰明之處。

  德國的學者刊文稱,印度應該會繼續加強與日本和美國的關系,同時與東南亞之間的合作也在不斷擴展。但不會和日本乃至美國建立某種正式的聯盟關系來針對中國,因為這違背印度的外交利益。中國畢竟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

  有分析認為,印度要想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地區大國,必須與睦鄰國家建立起良性互動的關系。近年來,印度在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加強了東向戰略力度。在印度經濟緩慢復蘇的關鍵階段,“向東看”和東進西太平洋除了能擴大印度的外部需求這一經濟意義外,還能提高印度作為一個大國的戰略影響力,從而為自己開辟更大的外部空間。(本報記者 楊子岩)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