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明星獲獎感言應該說什麼?

2013年04月08日08: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日前,“中央電視台2012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我感到,獲獎明星的獲獎感言,幾乎都是程式化的泛泛而談,少有發自肺腑的真話和實話。

  日前,“中央電視台2012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我感到,獲獎明星的獲獎感言,幾乎都是程式化的泛泛而談,少有發自肺腑的真話和實話。這和明星們對於角色和電視劇藝術的膚淺認識相關,和如今電視劇藝術的急功近利相關。沒有了善待藝術的責任感,自然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更說不出能夠打動觀眾心弦的感言。

  倒是陳寶國的獲獎感言飽含深情,令人幾欲淚下。作為一名馳騁影視疆場的老演員,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因在《赤橙黃綠青藍紫》中成功塑造了男主人公劉思佳,獲得“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一直以來,陳寶國作為演員的成功秘訣在於他總是用復色去描繪人物多彩的性格,並吸收各種表演流派的長處,以敏銳的藝術直覺去捕捉角色的靈魂,與角色化為一體,塑造出性格各異的藝術形象。正如陳寶國自己所言,願做對藝術嚴謹的“戲霸”,“說破大天了,什麼事都過不了一個最大的理兒,我是一職業演員,拿角色說話才是唯一的,其他亂七八糟的都是扯淡”。

  如今,電視熒屏流行家庭劇和詼諧式的小資劇,但是,中國的電視劇不能全是不輕不重的小角色。遙想當年,一部《渴望》形成了萬人空巷的觀賞效果,具有較高的社會審美價值。《渴望》的女主角劉慧芳感動了數以億計的中國觀眾。在劉慧芳身上既有中華民族勞動婦女淳朴善良、勤勞賢慧的美德,又因襲著沉重的歷史負荷,在廣大電視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多年以后,“劉慧芳”的正能量價值依然在激勵著當今的很多中國人,但是中國的電視劇多年來再也沒有出現過“劉慧芳”。是明星成就了電視劇,還是電視劇成就了明星,這個問題需要厘清。《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的停播事件已經充分証明了“明星難托爛戲”的鐵律。品牌化是必要的,但不能急功近利,劇本還是要磨細、磨扎實,不能去透支品牌化的影響力。不應該輕易否定明星效應,明星有明星的作用,但一部戲有沒有高收視和好口碑,還是靠劇本、制作的合力。

  李雪健獲得了“終身成就獎”,當之無愧,他曾經說,總想把事情做得完美一些,給觀眾留下幾部好作品、好角色,多年后回憶起來仍津津樂道,千萬不要應景、趕時髦,成為過眼煙雲……在演藝界,李雪健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口碑頗佳,從來沒有負面新聞。他多次說過,最欣賞老前輩的做人准則:“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平平靜靜生活。”影視演員們應當從李雪健的身上學習怎麼樣做人,怎麼樣演戲。像李雪健這樣的明星多起來,中國的電視劇才有更大的希望,才能體現電視劇藝術的文化正能量,演員們也才能會說獲獎感言,說出給頒獎典禮錦上添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並且全方位提升演員自我形象的話。(魏青)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