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國家體育總局決定組建一支17人的電子競技國家隊,出戰第四屆亞洲室內和武道運動會。一條簡單的新聞卻因為跳水運動員何超的一條微博而引發了人們的爭議。 |
記者羅俊 上周,國家體育總局決定組建一支17人的電子競技國家隊,出戰第四屆亞洲室內和武道運動會。一條簡單的新聞卻因為跳水運動員何超的一條微博而引發了人們的爭議。一時間,關於電子競技到底算不算體育項目這個話題成為焦點。電子競技究竟比的是什麼?它和網絡游戲的區別又在哪裡?
七成網友力挺電競 口水戰以道歉收尾
何超是跳水冠軍何沖的弟弟,同樣也是一名跳水運動員。他在看到電競國家隊的相關消息后,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電子競技也算體育???玩兒游戲都可以拿奧運冠軍,那我們這些項目練得這麼辛苦真白干了,干脆好好玩游戲算了……”
他的這番言論,頓時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一些電子競技愛好者認為,電子競技需要超人的耐力、優秀的戰略意識和飛快的手勢操作等,在世界比賽中每一個冠軍離不開辛勤的汗水,它擁有完整的體育精神和永不放棄的理念。而另外一些反對的聲音則認為,體育就是要強身健體,天天當宅男在電腦前對著屏幕根本就不算體育。
某大型門戶網站針對這個話題專門做了一次用戶調查,結果顯示,有接近七成的網友認為電子競技屬於體育項目,而隻有兩成左右的網友認為電子競技並不是體育項目。最終,何超對自己的言論做出道歉,“我鄭重地向電子競技做出道歉!之前我對於電子競技言語評論是我的不對,實在抱歉。希望電子競技,能發展得更好,獲得更好的成績”!而何超的哥哥、世界冠軍何沖也站出來道歉,並希望大家理解何超。
電競早被體育“收編” 中國發展潛力巨大
事實上,雖然廣義上關於電子競技究竟算不算體育項目尚無定論,但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已經被官方“收編”。那一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電子競技成為中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又整合中國當時現有的體育項目,將電子競技重新定義為中國的第78號體育運動項目。到了2009年,中國組建了電競代表隊赴越南參加第三屆亞洲室內運動會,並且獲得了1金1銀4銅的不俗成績。
或許作為一個體育項目,電子競技對於很多國人還很陌生,但有規模的賽事已經有了15年以上的歷史。在電子競技強國韓國,一位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年收入可以超過20萬美元。而一個電子競技俱樂部的會員人數可以高達50萬……不夸張地說,電子競技在過去10年內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產業之一,每年牽扯到電子游戲產業的資金達到近千億美元。
游戲風雲頻道首席主持人張宏聖算得上是電子競技業界的專家,在他看來,電子競技無論是否成立國家隊,這項運動在中國都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首先我們擁有最多的電子競技人群,歐洲幾個電子競技強國的玩家加在一起才能達到我們的數量,此外,我們在某些競技項目上擁有優勢,比如即時戰略游戲,目前國內有十多家俱樂部,職業選手有幾百人。”
2012年世界電子競技大賽上,中國隊通過在穿越火線、魔獸爭霸3、DOTA2三個項目上的強勢表現,首次捧回了該項賽事的國家杯桂冠,足以証明中國在電子競技上的潛力。
電競網游區別很大 專業訓練同樣枯燥
反對電子競技最集中的聲音恐怕來自於當代中國的家長群體,在他們看來,電子競技國家隊的存在無異於提倡和鼓勵青少年對著電腦玩網絡游戲,這會像洪水猛獸一樣耽誤青少年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其實,電子競技和網絡游戲雖然在形態上很相似,但仍然有很大的差別。電子競技是指利用高科技軟硬件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並可培養團隊精神。各個項目都有統一的規則和相同的技術手段,這與體育比賽完全一樣。而網絡游戲的目的和方式,更多是建立一個虛擬的世界,玩家通過升級和成長系統來體會自己角色的樂趣。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一部分家長和學校把電子競技、電子游戲視為洪水猛獸,這個看法實在太過極端。但造成這種社會印象也和電子競技行業目前還沒有相應的規范是分不開的,太多人還不了解這項運動,而且一些不入流的游戲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了整個行業的聲譽。很多人隻看到青少年沉溺於網絡游戲,而沒有看到電競選手在背后艱苦枯燥的訓練。
國內著名電競選手李曉峰表示:“作為一名電子競技職業選手,我沒有過人的天賦,為了取得比賽的勝利,曾經連續一個星期每天練習16到18個小時,連續不斷地重復鼠標和鍵盤的操作……”他本人認為這種為了取得成績而長期忍受枯燥無味訓練的做法,和那些跳水、體操運動員沒什麼區別。(記者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