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剛果(布)人愛聊中國式改變

2013年03月25日14:16    來源:環球時報    苑基榮 張建波    字號:

\

圖為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標志性建筑——部委大樓,也被當地人稱為“玉米樓”。(苑基榮攝)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非洲之行中,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布)”)對中國人來說稍顯陌生,進入人們視野的經常是其龐大鄰國剛果(金)的戰亂。實際上,兩國首都布拉柴維爾與金沙薩隔剛果河相望。不同的是,剛果(布)這些年恬靜、穩定,當地人淳朴而又開放。隨著中非合作論壇走進剛果(布)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中國人在這個非洲國家很吃得開。《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赴剛果(布)採訪時發現,當地人都愛聊一聊中國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國家不富足,百姓很樂觀

  非洲有太多國家留下歐洲列強殖民統治的痕跡,剛果(布)也不例外。剛果(布)的國名源於剛果河,當地土語為“大河”的意思,首都布拉柴維爾來源於一個法籍探險家的名字。為紀念這位探險家,8年前法國政府在布拉柴維爾市區繁華的自由廣場建起布拉柴維爾博物館。在剛果河畔,還有一座自由紀念碑,碑上刻著一行端正的法文:“獻給布拉柴和他的伙伴們”。

  《環球時報》記者乘坐的客機飛臨剛果河時,從舷窗俯瞰氣勢恢宏的剛果河兩岸,映入眼帘的是布拉柴維爾與金沙薩大片的鐵皮頂房屋折射的“點點”亮光。在多雨的赤道地區,鐵皮屋頂被用來防雨。布拉柴維爾沒有什麼高樓大廈,標志性建筑是被稱為“玉米樓”的部委大樓。這多少顯示出當地基礎建設的薄弱。但每當夜晚,無論是在布拉柴維爾,還是剛果(布)的經濟中心黑角,當地人都願意來到街頭,聚在一起載歌載舞,喝著啤酒狂歡。

  剛果(布)位於中非地區的西部,赤道橫貫中部,面積34萬平方公裡,人口僅有400萬左右,且集中在布拉柴維爾和黑角。剛果(布)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交通基礎設施落后,唯一的黑角港碼頭物資裝卸能力極為有限。剛果(布)經濟比較單一,沿海石油和內陸木材是主要經濟支柱。在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上,重型卡車運載的木頭直徑都有1米多。剛果(布)石油投資的80%來自法國、意大利和美國,收益大部分也被這些國家佔有。非洲有名的“自由非洲”網今年1月說,剛果(布)屬於“重債窮國”。據該國官方統計,2011年剛果(布)的失業率為34.2%,主要為25歲至35歲的年輕人。一名在中資企業當司機的當地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月薪300美元左右,算比較高的,他的親戚工資一般隻有一兩百美元。

  中國承建項目成為非洲樣板

  法國上百年的殖民歷史沒有給剛果(布)留下什麼財富,但中國幾年時間就幫了剛果(布)很多忙。在布拉柴維爾市區,中國公司近年來幫助修了一些新路,大多雙向四車道。除新修道路外,市區的路大多為土路,遇到下雨就變得坑坑窪窪。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剛果(布)的商務經理張曉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07年他剛來時,布拉柴維爾的機場破爛不堪,沒有電子系統,全國各地買的票都是手寫。而這次記者降落的首都瑪雅瑪雅國際機場新航站樓是由中國公司承建的,與很多國家的現代化機場沒什麼兩樣。鄰近機場的一座在建酒店上挂著大橫幅“威海國際”,新航站樓就是這家公司的“力作”。

  除新航站樓外,布拉柴維爾的很多建筑或道路都包含著“中國元素”,如國民議會大廈、外交部大樓、軍事指揮學院、國家1號公路、國家2號公路等。在一些機場電子顯示屏和市區路標上,都同時寫著法文、英文和中文。剛果(布)人對中國人特別友好,無論走到哪裡,見到記者都會說一句漢語“你好”。

  中國面孔之所以受到剛果(布)人歡迎,與這些年中國企業和民眾來剛果(布)發展、創業有關。中剛兩國是“全天候”的朋友。在中剛一攬子合作框架下工程互惠九大項目:3條公路,即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項目一期工程(164公裡)、國家2號公路項目一期工程(126公裡)和連接2號公路至加蓬邊境干線項目(125公裡);2個機場,即首都瑪雅瑪雅國際機場和奧隆博國際機場;奧約綜合醫院;吉利水廠二期新建工程;首都200套住房項目;英布魯水電站配套輸變線。到2012年底,上述項目工程按合同工期全部竣工或基本建成。中國公司幫剛果(布)建的機場還受到非洲其他國家的青睞。據說,加蓬總統非常欣賞,已請中國幫加蓬建同樣現代化的機場。

  在布拉柴維爾,中餐館不超過10家。據中國駐剛果(布)經濟商務參贊沈翔介紹,生活在剛果(布)的華僑華人都是近十年來才進入的,最初都是以創業為目的,主要從事餐飲業和小商品零售,大約有5000人。小商品零售以浙江和遼寧人為主,主要是日用百貨的銷售。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從事漁業的華商,剛果(布)市場上70%的魚是他們捕撈的。在個別非洲國家出現的扣押或驅逐中國小商販事件,在剛果(布)沒有。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使館對來剛果(布)經商者的規范。

  中國工人被贊“劈山的人”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的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穿越馬永貝熱帶雨林,那裡蛇虫出沒、山洪泛濫,旱季干涸、雨季濕熱,施工難度極大。剛果(布)自1960年宣布獨立以來一直想要修通這條路,法國人也規劃多年,但終因難度太大而放棄。當中國人兩年前幫助修完這條路的一期工程后,剛果(布)的《布拉柴維爾快訊》評論說:“對於剛果(布)人來說,無論怎樣說1號公路勝利通車的重要性都不過分。中國人能在原始森林修筑這樣一條路,真是一個奇跡。”因此,剛果(布)前總理、現任國務部長姆武巴稱:“1號路的建設者為‘劈山的人’”。該工程的法國監理帕特裡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馬永貝熱帶雨林是國家1號公路最大的難點。上世紀初,法國人規劃這條公路好多年,但一直因太難不得不放棄,但中國人隻用兩個月就疏通馬永貝最核心區的便道,3年時間徹底征服馬永貝。中國人創造了讓剛果(布)人和法國人驚嘆的中國速度,非常了不起!”

  如今,一條寬15米、雙向四車道的柏油馬路蜿蜒穿越崇山峻嶺的熱帶雨林。記者乘車穿過國家1號公路經過的熱帶雨林地段,感到路況很好,過往車輛除客車、出租車外,大部分都是運木頭的大貨車、運輸工業品的大型卡車,偶爾還有來自喀麥隆或乍得的貨車。古依路省一個村庄的路邊店店主保羅告訴記者,這條路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保羅原來自己種地,一年前開了家小店,生意很好。正在保羅店裡買東西的長途客車司機姆巴說:“這條路沒修之前,要從6號路走,繞過馬永貝熱帶雨林,需要3天,現在好了,全程才兩個多小時。”

  當《環球時報》記者問到中法兩國在剛果(布)是否存在競爭時,法國工程師帕特裡克說:“一塊蛋糕自己吃和大家一起吃肯定不一樣,而且跟我分蛋糕的人還特別能吃,不用說你也知道什麼意思,這是肯定的。”帕特裡克表示,中國對非投資確實在增加,佔的份額不斷擴大,但兩國有不同分工,技術難點和產品價值鏈都不太一樣。中國重點加強對剛果(布)等國基礎設施發展的投資和幫助,這對非洲發展非常重要。

  “希望剛中合作越來越多,我們希望從中國人那裡學到更多的東西。”無論是長途客車司機姆巴,還是剛果(布)的一些政要和同行,都多次和《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表示。同很多非洲國家一樣,剛果(布)也經歷過戰亂的折磨。泛非的“非洲辯論”網近日報道,在薩蘇總統領導下,剛果(布)目前正享受著長期的政治穩定,經濟上也在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准備多吸引外資。法新社3月21日在報道中國領導人對坦桑尼亞、南非和剛果(布)的出訪時表示,隨著中非近些年金融和貿易聯系突飛猛進,以及大量中國商人到非洲做生意,非洲的經濟增長率要高於歐洲和美國。

  將中國領導人來訪看得很重

  剛果(布)對中國領導人來訪非常重視,瑪雅瑪雅國際機場在加裝大型廣告欄,機場路在鋪新的地磚。走進布拉柴維爾市區,很多人在掃街、洒水,進行綠化。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剛果(布)高教部長莫揚說:“新當選的中國國家主席訪問剛果(布),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榮幸,表明剛果(布)和中國的關系非常好,也展示出剛中兩國高層間友好的關系。”莫揚表示,2012年,剛果(布)恩古瓦比大學和中國一所大學簽署協議,在剛果(布)辦起孔子學院,而在恩古瓦比大學的圖書館內,中國館不久之后將對外開放。

  剛果(布)憲法法院副院長、前駐華大使帕西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1964年剛中建交以來,兩國人民就結下兄弟般的情誼,這種牢固的友誼讓剛中兩國都從中受益。帕西舉例說,1999年時隻有15名剛果(布)學生獲得獎學金去中國留學,而他前不久卸任回國時,留學中國的人數已經超過50人。

  剛果(布)新聞部長顧問米友那表示,中國是發展的榜樣,可以幫助剛果(布)更加開放。米友那表示,中剛兩國在某些方面很像,兩國未來的合作肯定會更多。

  剛果(布)國家電視台副台長伊巴拉告訴記者:“剛方對剛中兩國關系看得很清楚,中國是剛果(布)最重要的戰略伙伴。明年2月,中國和剛果(布)將共同迎來兩國建交50周年的紀念日,我對剛中兩國合作感到自豪。”

  伊巴拉表示,剛果(布)能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很大程度上要感謝中國。有關“中國殖民非洲”的說法,在剛果(布)沒有市場。甚至當地媒體還會監督政府要多和中國合作。據說,在近日舉行的一個剛果(布)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有一個當地記者問:“為什麼不把去年布拉柴維爾彈藥庫爆炸后的房屋重建工程全部給中國人,我們都認為中國建筑公司比其他國公司做得要好?”伊巴拉說,盡管剛果(布)在國際上有很多朋友,但中國在剛果(布)所有朋友中排第一位,兩國合作定會進一步加強。

分享到:

(責編:馮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