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經濟學人》用“克強指數”評估中國GDP增長

2013年03月17日09:37    來源:大公網    馬浩亮    字號:
摘要:權威的《經濟學人》雜志創造了一個“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用來評估中國GDP增長。該雜志認為,“克強指數”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

圖:2010年1月28日,李克強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特別致辭

  海外網3月17日電 據大公網報道 201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李克強做了總結發言。與以往不同,他用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時間,從國際經濟困局講到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聽下來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最令人稱奇的是,他的面前沒有一頁講稿。台下300多位省部級官員,專注地傾聽。一位省委書記感慨地說:“中國找到了一位非常懂經濟的總理。”

  李克強是中國第一位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總理。在團中央工作期間,他就讀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碩士、博士研究生。1988年,他以《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一文獲得經濟學碩士,指導老師是經濟學家蕭灼基。後來,師從經濟學家厲以寧,在1995年拿到博士學位,當時他已是中國最年輕的正部級官員。在北大讀博期間,他的博士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便獲得中國內地經濟學界最高獎項──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文獎。

  如今,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二樓展廳陳列著厲以寧的諸多著作,其中一本名為《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那是1991年8月,厲以寧把李克強、李源潮、孟曉蘇3位在職博士生以前的碩士論文整理成一本書,並為書的其他章節作了補充,加上股份制的內容,定名為《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當年由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後,備受經濟學界關注。

  良好的專業學識,為李克強此後從事經濟領導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擔任遼寧省委書記期間,他就GDP數字問題談自己的看法,認為更願意看另外三個指標,即耗電量、鐵路貨物運輸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後來,權威的《經濟學人》雜志創造了一個“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用來評估中國GDP增長。該雜志認為,“克強指數”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

  在主政遼寧期間,李克強的經濟管理才干得到了充分展示。李克強審時度勢,將遼寧劃分為三大經濟板塊,大手筆推進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區、遼東半島沿海經濟區、遼西沿海經濟區建設,構建面向沿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並從遼寧國有企業高度集中這一實際出發,推動地方國有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戰略性重組,形成了一批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

  李克強在遼寧工作不到3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千億元,全省41.88萬戶、142.7萬棚戶區居民喜遷新居。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消化了大量歷史遺留問題,極大地凝聚了民心、鼓舞了士氣,令一個陳舊的老工業基地成為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分享到:

(責編:馮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