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中國僑界掀創新熱潮

2013年02月18日08:15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聶傳清  崔亦謙    字號:

  進入2013年,一股“創新”熱潮在中國僑界迅速掀起。

  1月8日,中國僑商聯合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1月16日,中國僑聯八屆五次全委會議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源潮分別出席兩次會議並講話。僑界如何創新服務,是他講話的要義之一。

  他指出,僑界應利用住在國的技術和人才優勢,以國內投資企業為平台,積極引進高新技術和優秀人才,為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作貢獻。

  僑界熱議創新

  由“引資”、“引智”到“引才”、“引技”,這正是僑務創新的一種具體體現﹔而開拓思路、積極創新,也成為了各級僑務機構新形勢下僑務工作的重中之重。

  天津市僑聯1月7日召開推動僑聯創新發展座談會,暢談在2013年如何推動全市僑聯工作創新發展。代表們從多方面探討了2013年僑務工作的創新思路,包括如何對僑聯工作謀篇布局、如何探索發揮僑力、如何開拓維護僑益新途徑等。

  1月18日召開的北京華商會2013年會,則以“凝聚華商創新北京”為主題進行探討。會上,執行會長岳鴻聲與參會代表分享了僑務工作創新方式的心得與想法。會長李轍表示,將繼續轉變工作思路,推動僑務民間外交,努力建設好北京的“華商之家”。

  1月21日,在福建省僑聯召開的“新僑創業創新工作座談會”上,與會的新僑專家學者暢談回國發展的體會,並就加強從海外引才引技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意見。

  浙江省僑聯主席吳晶在1月24日召開的杭州市僑聯八屆四次全委(擴大)會上指出,新時期的僑務工作重點之一是“抓創新促發展”,要把僑聯事業向高度、廣度、深度推進。

  經驗詮釋創新

  創新是僑務工作發展的核心動力。各地遵照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原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

  2009年,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計劃正式啟動。該省首開規模化引才之先河,強調人才協同合作的基礎,讓海外人才更容易排除顧慮、落地生根。目前,科研創新團隊已建實驗室57家,並帶動地市財政投資50多億元,其機制之新、成效之好,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江蘇省無錫市則“意外地”探索出“以才引才”的可行之路。2006年春,該市啟動了“530”人才計劃,在實施第三年后竟顯現出超出預期的“蝴蝶效應”——約10%的引進人才是由前三批的人推薦介紹來的。截至2012年6月,整個“530”項目共催生創新創業企業1697家,注冊資本52億元人民幣。這座老城現已儼然變身為新僑的創業樂園。

  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巨大,僑務工作向中、西部擴展,成績斐然。去年,第四屆“華僑華人中原經濟合作論壇”在河南省平頂山市舉辦,共發布項目1438個,總投資金額高達557.15億元人民幣。江西首屆“華贛會”成效同樣顯著,刷新了江西省引進僑資新紀錄。

  多招推進創新

  僑務創新已成為僑界共識。那麼,該如何打好“創新”這張牌,更好地為僑服務,提高僑務工作水平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首先,應當深入開展僑務文化建設,增強華僑華人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廣東省為例,2012年,《廣東華僑史》編修工程啟動,為粵籍僑胞構筑“精神家園”。廣東省僑辦還通過星島日報、世界日報等30多個海外主要華文媒體邀請海外僑胞參與“粵僑精神”大討論。

  針對“引才引技”,除了加強宣傳,構建對外傳播平台之外,還應著眼國際,不斷拓寬海外聯絡渠道。杭州市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建立海外人才聯絡處,為引進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據悉,重慶市也將建立海外人才數據庫,為高端產業發展做好智力儲備。

  僑務資源相對較少的中、西部省區應當在創新方面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推進“走出去,請進來”戰略,構建招商引資“品牌工程”,從而促進僑務資源向中西部地區流動。

  此外,中、西部省區應積極整合僑力資源,“以僑為橋”,加快推進涉僑項目的發展。作為雲南省歸僑、僑眷的首要聚居地,昆明市借助“僑緣”推進交流聯絡,打造具有濃郁鄉情的“昆交會”、“旅游文化節”等品牌,吸引南亞、東南亞滇籍僑胞的直接投資。

  當然,僑務創新並不限於上述形式,也不拘泥於任何固定模式。隻要認清形勢、銳意進取,新時期僑務工作必將大有作為。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