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外媒:多數國家支持加強互聯網監管

2012年12月24日08:13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摘要: 越來越多的國家擔心基於互聯網的戰爭、國際網絡犯罪以及國內持不同政見者利用“推特”和“臉譜”等不受國內電信部門控制的服務。許多國家希望事實証明國際電信聯盟是為解決這些問題制定標准或至少是交流看法的合適論壇。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16日報道】題:美國在數字領域的首次重大失敗

  在剛剛於迪拜結束的國際電信聯盟大會上,美國及其盟國被策略性地打敗了。國際電信聯盟大會具有很高的技術性,也許這就是科技博客以外的媒體很少關注它的原因。但這次會議的結果值得關注: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的大多數國家贊成一項賦予政府監管本國互聯網訪問路徑的新權力的條約。

  上周的一天晚上,這些國家在迪拜就在互聯網領域賦予國家新權力的條約草案進行了投票。

  投票結果是89個國家贊成,55個反對。投贊成票的大多數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阿拉伯各國、伊朗和非洲大部分國家。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定,條約將於2015年在這些國家生效。

  條約將監管范圍擴大到互聯網公司,而不僅僅是電信公司。條約稱:“各國政府都應該在國際互聯網管理中發揮同等作用、承擔同等責任。”

  【路透社舊金山12月17日電】美國官員和業界領袖說,美國拒絕接受國際電信聯盟最新條約中有關互聯網的哪怕是溫和的表述,並游說幾十個國家拒絕簽署條約。

  越來越多的國家擔心基於互聯網的戰爭、國際網絡犯罪以及國內持不同政見者利用“推特”和“臉譜”等不受國內電信部門控制的服務。許多國家希望事實証明國際電信聯盟是為解決這些問題制定標准或至少是交流看法的合適論壇。

  不過,代表們說,即便是在所有提到互聯網的內容都被放到一份次要決議中后,美國還是拒絕簽署這項條約。這也許使得其他國家確信它們必須單獨行動。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18日文章】題:美國拒簽國際電信條約另有隱情?

  在迪拜召開的一場國際電信條約會議中,美國基本得償所願。但是,它最后卻拒絕簽署文件,並憤然離去。這一事件也許根本無足輕重,但它也許清楚體現了,美國拒絕認可即便只是象征意義上的全球對網絡的監管。

  美方表示,該條約可能鼓勵審查制度,破壞寬鬆的現行互聯網監管方式,以政府監管取而代之。

  然而,任何看過條約的人都會對美方說法感到困惑。在10頁的文本中根本找不到“互聯網”一詞。在美國的堅持之下,涉及互聯網的內容從條約中被剔除,單獨列入一項低調處理的決議,附在條約之后。

  條約第一段說道:“此條約並不針對電信涉及內容的方面。”代表們說,各方都認為這一拗口的措辭指的是互聯網,但卻不直呼其名,因此沒人可以稱它為互聯網條約。

  鑒於美國在談判中達成了諸多既定目標,它為什麼還要在最后關鍵時刻與英國和加拿大等盟友聯手干預,拒簽條約呢?

  美國代表團團長特裡·克雷默在迪拜提及了美國反對的另外一些內容,例如反垃圾郵件,以及確保“國際電信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他辯稱,這種措辭可能被一些政府惡意利用,為打擊言論自由的行為辯護。

  但就連克雷默也承認,他真正的擔憂並不是那麼具體的。他說,辯論中那種“定調性”口吻最關鍵。換句話說,美國及其盟友認為,通過拒絕簽署條約和抵制閉

  幕式,它們表明了這樣一個立場:即便是談論看似針對網絡空間的全球規則也不行。

  截至周五晚間,在144個有資格投票的國家中,89個已經簽署了該文件,約24個國家明確表示它們不會簽,剩下的國家要麼還未決定,要麼還未宣布。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