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08日08:23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摘要: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世界矚目。莫言獲獎,讓更多人認識了他,認識了中國文學,進而增進了對中國的了解。與此同時,莫言的榮譽究竟是國家的還是他個人的,圍繞這個話題,輿論存在爭議。莫言12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諾貝爾文學獎是頒給個人而非國家的。”這話說得其實很中肯,可不料還是引來眾多網友批評。長期的集體主義思維定式,讓不少人覺得,個人成績屬於國家。莫言的回答被一些人認為傷害了國人感情,這並不難理解。但莫言首先是他個人,其次才屬於中國,屬於世界。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世界矚目。莫言獲獎,讓更多人認識了他,認識了中國文學,進而增進了對中國的了解。與此同時,莫言的榮譽究竟是國家的還是他個人的,圍繞這個話題,輿論存在爭議。莫言12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諾貝爾文學獎是頒給個人而非國家的。”這話說得其實很中肯,可不料還是引來眾多網友批評。長期的集體主義思維定式,讓不少人覺得,個人成績屬於國家。莫言的回答被一些人認為傷害了國人感情,這並不難理解。
但世界隻有一個莫言,莫言屬於中國。不論如何爭議,莫言首先是他個人,其次才屬於中國,屬於世界。對我們來說,揪住莫言隻言片語,並無意義。應承認莫言獲獎讓中國形象更加豐滿,更有價值。
國家的概念相當抽象。抽象的東西,必須轉化為具體的人、物、事,才可以被形象地解讀。具體的國家,隻有通過一定數量特定的符號,才可以被形象地勾勒出來。多年前,《人民日報》曾刊載一首詩,成功地為“中國”畫了像:“在外國人心目中/你是茶葉你是瓷/你是泰山你是長城/……你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你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偌大的中國,詩人通過些許特產、古跡、名家名篇,令中國形象躍然紙上。而每一個時代的人,都必須用自己的成就,給國家形象增光添彩。
成就就是實力,實力就是形象。一個人在社會上所受的尊重度,決定於其個人的成就﹔一個國家在世界上所受的尊重度,同樣決定於該國國民的成就。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多以中國各個領域的精英為切入點。在演藝界,章子怡的成功,讓她成為中國形象對外傳播的特殊符號﹔姚明的成功,也使他在世界體壇成為中國形象的大使﹔李娜作為體壇黑馬,她的頻頻獲獎,也成為中國形象的新元素。和演藝界、體壇相比,當代中國文壇的成績多年不佳。莫言走上諾貝爾獎的頒獎台,不僅改寫了部分國人對中國文學的看法,也震撼了世界,中國形象借此得以提升。
莫言今天的殊榮,的確首先屬於他個人。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論莫言是否承認,他的獲獎與中國國家實力的提升,存在一定關聯。中國的崛起,改變了諾獎委員會對中國形象存在的偏見,想必著也是莫言獲獎的原因之一。在國際上,有些人想將莫言的獲獎政治化,由此把復雜政治環境的壓力壓在莫言身上,並不合適。
應該承認,莫言此次領獎面對國際國內公眾復雜、甚至南轅北轍的期待,他所承受的壓力無疑太多了。明白了這一點,就該理解莫言,理解莫言的言論。莫言已挺不容易的,特別是從莫言獲獎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之日起,希望輿論莫再為難他,而應多給他一些體諒。
愛護莫言,愛護所有為中國形象增色的人,就是對中國形象最好的呵護。畢竟,中國形象需要更多像莫言這樣的個人成就來塑造和展示。▲(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學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