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要聞

諾獎評委會主席:一旦發現評委受賄將會開除(圖)

2012年10月28日10:48來源:揚子晚報字號:

  謝爾·埃斯普馬克。

  最近,因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文學獎,82歲高齡的諾獎評委會輪值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到訪中國,備受關注,昨天下午,他來到南京先鋒書店,參加譯林出版社舉辦的《航空信》新書首發式。該書是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著名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和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布萊長達25年的通信集,埃斯普馬克欣然為這本新書作序。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江蘇兩位作家蘇童和畢飛宇,受邀出席。埃斯普馬克說:“我帶著興趣,正在追蹤蘇童和畢飛宇的創作。”

  央視被邀是基金會的事

  話題自然離不開“莫言熱”。問到央視被提前邀請一事,是否是評委會的意思?埃斯普馬克說:“我知道,瑞典學院沒有這麼做,而是基金會為了擴大影響,增加了受邀媒體的范圍。”接著,他強調,“這件事與莫言獲獎,並沒有直接關系。”至於英國博彩公司今年投注莫言,預測成功。埃斯普馬克認為,“對於文學,所謂博彩,毫無意義。”

  此前,國人曾對諾貝爾獎有“太小眾”、“政治傾向”等說辭,埃斯普馬克就此談了他的看法,“諾獎不是一個國家獎,也不是大語種和小語種的區別。我們關注的是優秀作家的優秀作品,政治沒有任何作用。”他說,30年代,諾獎關注的是對大眾人群有利的、作品比較流行的作家。后來發現這樣的標准不利於文學創新,二戰后有所改變,特別是70年代開始關注那些不受關注的優秀作家。

  埃斯普馬克說,諾貝爾獎的權威性,來自這些年對世界各地優秀作家的選擇,“我認為這些年的選擇是聰敏的、明智的。二戰前的選擇感覺一般般,二戰后逐漸建立了我們的權威。比如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以及非洲國家的作家。”

  一旦發現受賄就被開除

  有記者問埃斯普馬克是否知道,因有報道稱諾獎評委馬悅然透露“山東文化干部”書畫賄選,引起軒然大波。26日,不堪重壓的山東省作家協會公布了主席張煒與馬悅然妻子陳文芬的郵件記錄。24日,陳文芬授權山東作協公布通信內容,澄清賄獎者並不是作家。但張煒認為,該澄清並未止息各種猜測,為進一步澄清事實,張煒26日再次給陳文芬寫信強調:在大陸,作協工作人員通常也被視為“文化干部”。所以說,一定請馬先生說出那個“文化干部”的單位與姓名,以給事實一個真相。但馬悅然夫婦並沒有進一步澄清此事。

  對此,埃斯普馬克並沒代馬悅然夫婦回應,他表示,“我們是不可賄賂的,一旦發現,就會被開除。”他說,1881年瑞典學院有位院士偽造兄弟筆跡,就曾被開除了。還有位院士因為賭博丑聞,也被開除。《航空信》一書翻譯萬之說,就連此次埃斯普馬克來南京的費用,都沒讓出版方承擔,全都是瑞典學院出的。

  正在追蹤蘇童和畢飛宇

  昨天,埃斯普馬克不僅用優美的語言介紹了《航空信》這部獨特的書信集,還透露,自己曾經因為喜歡中國詩人北島的詩歌,寫過一首關於中國的詩作《西安兵馬俑》。兩年前,北島來瑞典,送他一個復制的兵馬俑,結果他打開盒子一看,“很可惜,破碎了。這時,我又有了新的靈感,重新寫了一首。”埃斯普馬克強調,不可忽視詩歌的重要性,“在歐洲,往往人們記住的都是詩人,而不是富豪和政客。”他說,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歌瑰麗壯闊,用日常生活的視野體現通透的人生體驗,在字裡行間涌動著事關全局的巨大呼吸。

  作為諾獎作品書目推薦人,蘇童稱特朗斯特羅默為“老特”,他說自己在大學是不成功的詩人,但讀過不少成功詩人的詩作,“今天忽然發現,詩歌比小說美好多了,詩人也比小說家健康多了。”而在畢飛宇眼裡,特朗斯特羅默是位“有著健康而孤獨靈魂的詩人”。埃斯普馬克回過頭說:“我帶著興趣,正在追蹤蘇童和畢飛宇的創作。”(蔡震 文/攝)

分享到:

(責編:趙鳴飛、劉凌)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