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為時代銘記 

歷史突破寫新篇

本報記者  陳振凱

2012年10月19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編者按:

  放眼世界,2002年以來的十年,風雲際會,讓人印象深刻。

  這十年,未必是最好的時代,但卻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大時代”。機遇挑戰並存,它們就擺在那裡,誰能抓住,誰能迎接?一切已然揭曉。

  回首十年,中國自信:這個發展中的國家,牢牢抓住了這十年,不負年華。世界確信:這個並不完美的中國,絕對充滿力量和希望,前程遠大。

  “奮斗著的中國”,成為這“大時代”中一抹亮色。

  這抹亮色,屬於領導中國前行的中國共產黨,屬於務實勤勉的中國人民。這抹亮色,屬於成就輝煌的實踐,也屬於科學發展的理論。

  為這亮色,為這時代,我們放歌。

  因這亮色,因這時代,我們展望。

  我們堅信:中國擁有更好的未來。 

             

  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召開。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將召開。

  彈指一揮,整整十年,這十年,中國歷經千辛萬苦,中國取得輝煌成就。

  (1)這十年,屬於世界,也屬於中國

  這十年,世界矚目中國。

  同樣的前行,中國更加精彩、更有看點:這十年,中國取得大量歷史性重大突破,圓了百年甚至千年的夢想。中國的發展和成就,讓世界驚嘆。“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的熱詞。

  重大歷史性突破。2008年,中國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2012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我國基本實現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百年千年夢圓。2003年10月15日,“神五”首次進入太空,中國實現載人航天。2006年1月1日,中國徹底告別農業稅,農民“種地不納糧”的千年夢想成真。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國人百年奧運夢想實現……

  中國破解世界難題。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世界經濟布滿陰雲。而中國穩坐釣魚台,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力挽狂瀾,率先復蘇,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的重要力量。

  這十年,奮斗的中國是“大時代”的封面。

  (2)這十年,屬於城市,也屬於農村

  這十年,“科學發展”的要求極為明確: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城鄉是應有之義。中國絕不能“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這十年,大量農村人口走向城市。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達到6.9億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喊出的口號。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這十年,“三農”得到反哺。新農村、村村通、新農保、新農合、免交農業稅、種糧有補貼……越來越多,新的涉農詞匯和語句背后,是農村、農業、農民獲得實惠。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幸福的前提是保障。這十年,中國編織了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安全網,社會保障范圍逐步從城鎮擴大到農村,從國有企業擴大到城鄉居民,覆蓋人數成倍增長。

  2011年,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64億人,新農合參保人數達到8.32億人。

  這十年,微笑的面孔是“大時代”的封面。

  (3)這十年,屬於歷史,也屬於未來

  這十年,是輝煌的十年,是多難的十年,是人字大寫的十年,也是奠基的十年。而十年的探索、經驗、路徑乃至畫出的藍圖、留下的底氣,屬於未來。

  十年經驗彌足珍貴。從場館建設到開幕式,從交通管理到150萬志願者,“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留下了組織、協調、統籌管理國際重大活動的經驗。抗擊非典、舉辦世博會、汶川地震救災、迎戰金融危機、調控樓市、嚴懲腐敗等等,每件大事都促進中國進步。每次考驗,都留下經驗。這些經驗,屬於未來,也屬於世界。

  為未來描繪藍圖。2010年,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為2011到2015年的發展指明方向。2011年,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描繪了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藍圖。2012年7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更是“統一思想的宣言書”、“科學發展的動員令”和“未來治國理政的路線圖”。

  這十年,升華的經驗是“大時代”的封面。

  (4)這十年,還有太多值得說道

  這十年,屬於政黨,也屬於人民。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領導核心。這十年,所有輝煌的鑄造,所有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這個政黨。這個清醒的政黨,早就意識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政黨融入到民眾中間,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激發民眾的創造力。

  這十年,融入人民的中國共產黨是“大時代”的封面。

  這十年,屬於實踐,也屬於理論。

  中國是干起來的,中國共產黨靠實踐說話。在“中國崩潰論”的口水中,中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干成了事,也証明了自己。這十年是實踐創新的十年,也是理論創新的十年。影響中國最大的理論是“科學發展觀”。十七大,科學發展觀被寫入黨章。

  這十年,科學的發展是“大時代”的封面。

  ……

  中國和世界,用“黃金十年”“非同凡響”等詞匯,對中國這十年不吝贊譽。這種贊譽,有中國人對成績對道路乃至對未來的豪氣與底氣,也有世界對中國的認同和肯定。

  歷史,會記住這十年。

(責編: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