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民資參建 西氣東輸三線開工 或產生蝴蝶效應

2012年10月17日13:34    來源:《北京商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又一條陸上能源大動脈——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昨日正式開工。這個由中國石油集團主力修建的國家重點項目,首次引入了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建設,最終確定的總投資規模達1250億元。

資料顯示,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包括一條干線、五條支干線和三條支線,總長7378公裡,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廣東共10個省和自治區。工程主供氣源為新增進口中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天然氣,年輸送250億立方米,補充氣源為新疆煤制天然氣,年供氣50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集團總經理廖永杰表示,西氣東輸三線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線市場輸送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約有1億人受益,可使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提高1%,每年可替代煤炭7680萬噸,對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有重要意義。

實際上,最令外界關注的不隻這些。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首次引入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建設,此前由國有石油企業修建的油氣長途運送管道項目還從未有民資進入。

今年5月底,中石油、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寶鋼集團簽署了《西氣東輸三線管道項目合資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國石油引入3家公司作為股東,共同出資建設西三線項目,並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625億元。其中,中石油擬出資325億元,持股比例52%﹔全國社保基金、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寶鋼集團各出資100億元,持股比例均為16%。后據中石油方面消息,合資各方已開展了合資合同和章程談判,進行了運營合同、建設合同和運輸合同的商務談判,基本達成一致。

如今,含有民資血統的西氣東輸三線正式開工,在外界看來,這無疑是民間資本真正開始進入國計民生行業和領域的好信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促使大量民資入場。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石油選擇在這個時機吸納民資是利於雙方的行為。管道建設收益雖不是暴利,但穩定且持續時間長,對民營企業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而一旦民資進入,不僅會加快天然氣管網的建設,還會帶來產權的多元化,有利於第三方監督並促進投資效率。

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蔣潔敏還在昨日的開工儀式上表示,中石油還將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規劃建設引進境外天然氣,建設西氣東輸的四線、五線,建成之后,將共同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通海外的天然氣管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