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港醫學雜志論新生兒髖關節脫位 香港發病率稍低

2012年10月11日17: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香港成報報道,雖然香港嬰兒出生后,被確診出現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問題機會率不算高,但有研究指,如果証實存有此毛病,其患病嚴重程度可以很大,可由影響日常活動至骨骼錯位問題,部分病者至成年或需要進行關節手術,故此愈早發現問題相當重要,醫療人員在斷症時,為懷疑個案進行超聲檢查會有幫助。
研究主要是尋找出香港臀位產華籍新生兒的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發病率,從而探討超聲檢在這方面的用途。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問題,引起很多誤解,其患病嚴重程度分別很大,可由影響日常活動至骨骼錯位問題,部分病者至成年或需要進行關節手術。而早期診斷亦非常重要。
《香港醫學雜志》最新出版的文章刊登此研究報告。文章稱,此病的平均發病率為每1,000名出生嬰兒,約有1名嬰兒衍生此問題,但不同地區亦有差異,如沙特阿拉伯及澳洲的比率較高,但香港較平均數亦不算高,於過去7年香港新生嬰兒的發病率介乎0.005至0.009%。
是項研究在屯門醫院進行,研究對象為所有於2008年1月至09年6月期間臀位產的華籍新生兒(早產兒除外),他們從出生至一歲間均接受臨床檢查,分別在他們出生后兩星期接受臀部的超聲檢,而出生一年后則會接受骨盆的x射線。
研究期間共有209名臀位產新生兒,其中110名完成整個檢查及跟進的過程,最終發現3名新生兒出現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而需要接受治療,發病率為2.7%。相對美國兒科學會的報告顯示,當地紀錄男性為2.6%及女性為12%,本港數字較低。
研究結論認為,香港華籍新生兒的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發病率稍低於其它地方,由於早期診斷此疾病相當重要,為高危病例如臀位產新生兒進行超聲檢會有幫助。文章建議多作研究工作,以確定哪些屬高危病人以及哪些治療方式更具成本效益。
(責任編輯:劉凌)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