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兩岸學子暑期交流京滬最受青睞

2012年08月14日1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社上海8月13日電 (記者 李佳佳)“陰陽蝶會不會生孩子?”、“太空服破損后,宇航員會不會爆裂?……”13日,滬台中學生之間的科技對話就從這些奇思妙想的提問開始了。
 
當天,建國中學、義大國際高級中學等台灣10所學校的近200名高中生造訪上海進才中學,出席此間舉行的2012滬台高中生科技創新夏令營暨學生論壇,來訪的學生中大多數是首次來滬,對日新月異的上海之行滿心期待。
 
之所以選擇上海進才中學作為大本營,是因為2006年這裡就曾舉辦過首屆滬台校長論壇。近年來,雖然每次滬台夏令營的主題不盡相同,但無論是參與的主體還是涵蓋的范圍卻日益廣泛,規模也逐步擴大。2009年台灣8所學校的四、五百名學生更是欣然來滬參加迎世博歌會,系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創新素養培育是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今年滬台高中生夏令營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三部分活動:開營式暨學生論壇、專家所做的極地考察報告以及10個科普教育基地,如上海科技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地的實地參訪。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促進滬台兩地學生交流的義大國際高級中學校長黃郁宜告訴記者,每年暑期大陸都有很多城市會舉辦針對台灣學子的夏令營活動,其中北京和上海是最受歡迎的兩個城市,“北京有很多名勝古跡,而上海很新,對高中生來說,能夠來這裡參觀對他們的觀念和未來發展的方向都會有很大幫助,上海的進步有目共睹,對孩子來說感受非常不同”。
 
黃郁宜說,一個成功的夏令營影響深遠,它不僅對一個孩子,對其周邊的同學甚至是學生的家庭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5月份我們決定將主題鎖定為科技創新,之后僅通過短短時間的宣講,就吸引到大量台灣學生參與,很多學校甚至抱怨名額太少,很遺憾沒跟上(報名)腳步。”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