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17日15:04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看新聞
香港、澳門是個出新聞的地方,但有許多趣聞軼事,是出游以后才聽說的。
將錯就錯
香港本島有一條類似北京長安街那樣的主干道,取名皇后大道,這條大道是香港市區最長,也是最早的一條馬路。說它長,是因它穿越市中心區,有6.44公裡長﹔說它最早,是因它始建於1842年。剛剛強佔香港的英國殖民者,為紀念英皇維多利亞女王海外擴張有功,就把這條馬路命名為“女王路”。最初,這個街名是用英文命名的。此時,正值清朝道光年間,當地清朝師爺英文水平不高,誤把“女王”翻譯成“皇后”。以訛傳訛,就把這個皇后大道的稱呼沿用至今。以致游人來港,隻知有皇后大道,不知其原意是“女王路”。
香港還有個街名叫“大山歷亞”道,也是誤傳。這條馬路的英文原意是“亞歷山大”,為西方人心目中的英雄。英文書寫順序是從左向右寫,而當時清朝書寫中文的習慣是從右向左寫。清朝的師爺在翻譯這個街名時,就按中文的習慣譯成“大山歷亞”道,將錯就錯沿用至今。
針鋒相對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前,英國殖民者不甘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政府間動作頻頻,在港的英資金融機構也不甘寂寞。回歸前不久,中國銀行分行在香港中環繁華的金融區英資匯豐銀行大樓附近,建起了新的中銀大廈。這座大廈是著名的華人建筑師貝韋銘的杰作。大廈的整體造形酷似一把利劍,直指青天。匯豐銀行高層多疑,認為中銀大廈的一個“劍刃”正對著匯豐大樓不吉利。於是,就在匯豐大樓的頂端朝著中銀大廈的方向,鑄造一門大炮,大炮的炮口直指中銀大廈。這種雕虫小技竟出自英國紳士之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說來也巧。“九七”回歸前,香港有人受到蠱惑,撤離香港另謀生路。一時風起,香港地價大跌。此時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獨具慧眼,趁機在這寸土寸金的中環金融區匯豐和中銀大廈之間很快建成了一座比匯豐大樓還高的長江實業有限公司商務大樓,恰好擋住了這門大炮射擊的方向,英國人隻能打“隔山炮”。看來英國人昔日的“炮艦政策”如今已不管用。
風水輪流轉
香港本島南部的淺水灣,背靠太平山,面向南海,是香港富人集中居住區,李嘉誠等香港富豪多居住在這裡。據導游介紹,中國風水講究背山面水。背山意為有靠山,且避風、安全﹔面水,意為前途廣闊,水為財,有水則活,大吉大利。按照此說,港人認為,過去英國殖民者曾用過的總督選址就不吉利。
港府和英軍司令部原來是合署辦公,后來港英為了加強統治,就在香港動植物園旁邊的半山腰上建起了豪華的總督府。其建在山腰上,意為傲視群雄,萬民都在它的腳下。總督府面山背水,與中國人的傳統風水習慣剛好相反。有些港人就開玩笑地說:“總督府的風水不好。宅面山,是死路一條﹔背水,是把好運都沖走了。”風水輪流轉,果然應驗。
貴賤有別
旅行社為了方便大家購物,特意安排了一天自由行,這天游客餐費自理。有位朋友在當地找了位熟人給我們當向導,帶我們暢游了香港動植園、總督府、駐港英司令部舊址、中環金融區等景觀。中午吃飯時,我們原想到市區蘭桂坊食品街嘗嘗香港的老字號小吃。沒想到他卻帶我們去了一家麥當勞快餐店。他介紹說:“香港與內地不同。在內地,有錢人家的孩子才常去麥當勞就餐。在香港,中餐一般比內地貴得多,許多藍領打工者午餐就常去麥當勞,因它便宜。”
進了麥當勞快餐店一看,才發現和我們同時就餐的人群中,多是些藍領打工者和菲律賓來港打工的家政服務人員(港人稱她們為“菲佣”)。見此情景,我們才知道香港與內地普通人家在飲食的認知上是有差異的。
偏向虎山行
澳門是個賭城,博彩業十分發達,其中最負盛名的是位於南灣之濱葡京大酒店。說是酒店,實為賭場。它形似鳥籠,似乎告誡人們:賭場像鳥籠,一旦鑽進去,就吉凶難料。然而許多賭徒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據稱,這裡常有成千上萬的賭徒下注試試手氣。運氣好的,一夜暴富﹔運氣差的,往往血本無歸。有人輸得傾家蕩產,就從附近的澳?大橋縱身大海,一去不返。事實殘酷,卻總有人往這籠子裡鑽。
買賣“老婆”
澳門有家餅屋店,內地游客常被帶到這裡購物。有趣的是,游客剛一進店就被告之:“這裡的老婆餅有優惠,買五個‘老婆’,送一個‘老公’(老公餅)。”有人開玩笑地說:“你這麼賣不公道,男士可就吃虧了。”售貨員馬上回應:“男士也不吃虧,你買五個‘老公’,我們奉送一個‘老婆’(老婆餅)。”
這麼一說,店裡的氣氛馬上活躍起來。男賓女賓一擁而上,有的買“老婆”,有的買“老公”。見此情景不得不佩服澳門人促銷手段的高明,在歡笑中就把錢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