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李克強:不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質量是底線

2012年01月05日09: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網1月5日電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講話時強調,把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李克強說,加強環境保護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對群眾來說,沒有健康,生活水平和質量就無從談起。對國家來說,沒有健康,人力資源的優勢就難以發揮。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載體是環境,環境狀況與人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優良的環境越來越成為城鄉居民的普遍追求。
 
李克強說,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認真回應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切實抓好環境保護。還要看到,基本的環境質量、不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質量是一種公共產品,是一條底線,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
 
李克強指出,要堅持努力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加大水、空氣等污染治理力度。“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全面完成保護區劃分,全面取締所有排污口,全面推進水源地環境整治,確保群眾喝上干淨水、安全水。防治大氣污染要實行脫硫脫硝並舉、多種污染物綜合控制,並健全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明顯減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學煙霧現象。
 
他特別提到,前段時間,一些大城市出現長時間灰霾天氣,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細顆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因素。處理好這個問題,一是要抓緊修訂和發布嚴格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為發展中國家推薦的標准,增加PM2.5等監測指標,改進空氣質量評價方法﹔二是要根據各地空氣污染特征、經濟發展水平和空氣質量要求分期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可通過聯防聯控率先實施﹔三是要適時提高標准限值,逐步與國際標准接軌。
 
李克強表示,要堅持城鄉統籌、梯次推進,加強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整治。“十二五”期間,要大力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導和鼓勵農民科學施肥施藥和合理養殖種植,積極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復,把好土壤這一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擴大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范圍,重點完成6萬個建制村的綜合整治,每年抓出一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受益的治理成果。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重金屬污染事件,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尤其是兒童的身體健康。要嚴格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有效減少重金屬污染的危害。
 
李克強還說,要堅持預防為先、及時應對,著力消除污染隱患,妥善處置突發事件。環境污染事故是經濟粗放型增長的結果,是環境問題日積月累的破壞性釋放,一旦發生,后果十分嚴重。要牢固樹立隱患險於事故、防范勝過救災的理念,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和評估力度,把環境污染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要建設快速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充實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一旦發生事件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把損害降到最小程度。要合理調整化工企業空間布局,嚴格化學品生產管理,堵塞運輸安全漏洞,切實防范化學品環境污染事件。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