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如何看待“學生登報道歉事件”

2011年12月31日15:23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近日,大連六年級學生小楠因在背后罵鄰班班主任梁老師“彪子”(本地方言,有“傻子”之意)而被其要求登報致歉。此事曝光后,輿論一邊倒地指責梁老師行為失當,而當地教育主管機構迅速調查核實,並對梁老師作出扣除全年校內津貼、解除聘用合同處罰。

對人出言不遜的小楠無疑是錯誤的,而被其辱罵的梁老師當然有維護自己尊嚴的權利,這一點非常清楚。但同樣非常清楚的是,犯了錯誤的小楠還只是六年級小學生,而梁老師則是一名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這種角色認定對判斷梁老師對犯錯的學生的態度、對維護自己尊嚴的方式選擇是否恰當至關重要。

事實正是如此,輿論之所以指責梁老師要求小楠必須登報道歉的行為太過分正是基於兩者之間關系的基本判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社會對教師的既有期待。面對犯錯的學生,人們認為老師要熟練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和從教經驗,以一顆關愛之心去幫助其認識並改正錯誤。梁老師對犯錯的小楠扭住不放,要求登報道歉,顯然大大超過了人們的接受度。

值得注意的是,小楠的錯誤“事出有因”:學校統一收費過程中,梁老師所在的班級比別的班多收了0.5元。梁老師作為班主任,對多收錢是否征求了學生的意見,是否做好了解釋工作,是否做到了完全透明,都是疑問。“吾日三省吾身。”梁老師在聽到學生背后罵自己時,除了怒火升騰之外,是不是應該多有一些反省意識?辱罵刺耳,但畢竟也是一種評價,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高。

毋庸諱言,在此事件中,人們在看到一個小學生需要被批評教育的同時,也看到一位老師不僅雅量不足、缺乏反省精神,而且沒有深刻認識到教師的真諦,以致行為失當。盡管如此,筆者還是認為,當地教育主管機構做出的處罰未免過於嚴厲。要知道,教師這個光榮職業的背后也是一個一個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和秉性。我能夠想象和理解梁老師聽到被罵后的憤怒之情,況且他要求“登報致歉”之前還曾給小楠及其父母“20天內當面道歉”的機會。

所謂該事件証明梁老師師德如何敗壞,產生了多麼大的難以消除的不良社會后果等說法,筆者認為言過其實。憑此扣除全年校內津貼,或許應該。但“解除聘用合同”,正如梁老師要求必須登報道歉一樣,過於嚴厲。(張保淑)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